郑晓龙: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2013年04月24日15:13  金羊网-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余姝 实习生 吴磊  从《渴望》、《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金婚》、《甄嬛传》,再到如今的《新编辑部故事》,郑晓龙[微博]创作了一部部话题之作。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他强调自己只拍贴近现实且有营养的电视剧,从《渴望》到《新编辑部故事》都是如此。对于电视行业的各种现象,他也直言不讳,“唯收视率”论、奇葩的抗战剧都是他评判的对象。

  【谈《甄嬛传》】

  “所有《甄嬛传》续集的消息都是假的”

  羊城晚报:现在筹拍的《芈月传》,网上都传是《甄嬛传》的续集? 

  郑晓龙:不可能。《芈月传》讲的是战国时候秦宣太后的故事,怎么可能是《甄嬛传》的续集。再说,《甄嬛传》里面的角色该死的都死干净了,甄嬛也当了太后,哪还有什么续集。这方面的消息都是假的。

  羊城晚报:现在很多电视台还在播《甄嬛传》,你怎么看待“二次获酬”的问题?

  郑晓龙: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正常的版权需求。前提是每播一次,电视台真给钱。实际上很多电视剧播了好多次,却没见电视台又给钱,它只给第一次签约的钱。比如说中央电视台买的就是永久播映权,这是强势媒体和弱势制作单位之间常出现的问题。

  羊城晚报:《甄嬛传》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群体,而其他同题材的电视剧却很难做到这一点。你是怎样让作品的受众群如此广大呢?

  郑晓龙:只要把一个片子拍好,就能老少通吃。在中国做片子,即便瞄准大的观众群体,也不一定能让他们都喜欢。反而从一开始就瞄准固定受众,比如说《甄嬛传》瞄准年轻观众,到最后中老年观众还都喜欢。情感的故事要有逻辑、真实、有营养,这样才会有观众。

  【批抗战戏】

  “抗战戏已经被扭曲到一种境界” 

  羊城晚报:现在中国电视剧特别扎堆,像后宫剧和抗战剧,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郑晓龙:进一步把题材放开,比如说警匪剧、反腐剧,就应该进八点档。过去拍这些片子出现的问题,应该就问题谈问题,不能把这个剧种一棍子打死。老百姓有看情节剧的需求,这些剧没了,就全都扎堆到谍战剧、抗战剧去了。

  羊城晚报:有没有想过拍战争戏?

  郑晓龙:拍战争戏有太多禁区,抗战戏已经被扭曲到一种境界了,而且太偶像化——打鬼子还戴假睫毛,战争是这样的吗?这是在误导战争,让人觉得战争是儿戏。

  【批“唯收视论”】

  “收视率不能代表一个剧的实际水平”

  羊城晚报:很多电视剧都冲市场去,你觉得这合理么? 

  郑晓龙:对“唯收视论”我是很有看法的,这并不能代表一个剧的实际水平。当然电视剧需要收视率,但是得把观众放在心里。据我所知,很多地方收视率作假,因为收视率跟金钱紧密挂钩。很多片子其实很好,收视率却没有那么高,这并不能说明片子的质量不高;有的片子收视率很高,也不能证明它就是好片子,我觉得有可能就是垃圾。

  羊城晚报:对于这样一个市场,作为一个资深导演,对于新生代的导演有什么建议?

  郑晓龙:我觉得现在市场越来越大,电视台的购片款越来越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导演以及工作人员把心态放平,要慢一点点,有点耐心,把速度慢下来,数量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我们去年拍了17703集电视剧,这很可笑。仔细想想,电视台一天要播近60集才能把所有拍摄的电视剧播完?这不是巨大的浪费么?美国是电视剧强国,一年也不过是4000多集。在某种意义上,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电视剧是重要的手段。如果全按收视率来算,很垃圾的片子收视率高,不就意味着观众素质往下降么?因此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让能够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作品更多地出现。

 

(责编: 小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