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成热搜 电视剧要三观正或三观真?

2016年05月30日 11:08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欢乐颂》被解读为阶层分化引发热论,《那年青春》与刘诗诗戏份同样受到关注的,就是剧中角色所体现的“唯金钱论”的价值观。

  新浪娱乐讯 最近,电视圈有一个词特别火,言之者常常气势汹汹,而影视制作者大多始料未及。

  这个词就是“三观”。

  自从《欢乐颂》被解读为阶层分化进而引发公众大讨论后,品评三观就成了神经愈发敏感的观众看剧时的新话题。随后播出的《小丈夫》被冠以“直男癌”,而正在播出的《那年青春我们正好》,与刘诗诗[微博]的戏份到底删没删同样受到网友关注的,就是剧中角色所体现的“唯金钱论”的价值观。

  以价值观说事并不是个例。此前,诸如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国合伙人》《小时代》等都曾被质疑过三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业内对此又是如何看待?在影视创作中,究竟是要以刻录时代为责还原善恶并存的真三观,还是应满足观众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打造无邪天真欣欣向荣的正三观?

  《欢乐颂》《小丈夫》《青春》 角色三观有问题?

  《欢乐颂》播出之前,大概谁都没有想到,这部由正午阳光团队首度试水的女性都市剧最终竟会成为时代价值观的跑马场。富二代、精英海归、凤凰女、小镇青年,观众可以迅速地自我代入,却也很容易因角色的“出格”言行而激起反感。

  其后播出的《小丈夫》,这部本是应民间呼声而开发、甚至可以称之为“粉丝向”的作品,因重设了主角个性而引发观众不满,不少女性表示不认同只会耍贫的巨婴型男主,尤其当“性骚扰是因为超短裙”这句有性别歧视嫌疑的台词出来后,女权者更是炸了毛。

  再之后播出的《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网络舆论的走向也让人颇为意外。本以为这部颇有些“另类”的年代剧,其吐槽点会集中于剧中架空的造型,却没想到当观众适应后,男主以金钱建构人生的信条反而触发了他们更大的反弹。

  角色的三观成了众矢之的,网络评论很快上升到了对整部剧的价值观判断。

郑恺饰演的肖小军以金钱构建人生的信条引发热议郑恺饰演的肖小军以金钱构建人生的信条引发热议

  观剧期待&表达诉求错位:我要看造梦 你给我暴露现实阴暗面

  争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多元时代各类受众观念的不对等可能是很重要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媒体环境也在暗中推波助澜,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不少观众最初看剧时并没有感到不妥(甚至根本没有看剧),只是当看了其他网友以及媒体的评论后,才后知后觉地有了另一番感悟。

  当然,这些本欲与民同乐的电视作品最终却引发众怒的一个更为关键的诱因,可能还是观众的心理期待与电视剧本身的表达诉求出现了错位。譬如《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当主角选定为刘诗诗后,似乎就已注定了它会遭遇认知尴尬,为偶像而追剧的年轻观众更习惯接受的可能是偏偶像剧式的造梦型主角,而不是如剧中所演那般,承受着现实的沉重负担、为了利益背信弃义进而暴露了真实阴暗面的“卑微”人格。现代社会高节奏运行,优质影视资源海量涌现,观众并没有耐心去等待一个不讨喜的角色慢慢成长。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女主角刘诗诗《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女主角刘诗诗

  三观正&三观真?

  创作者的自我辩护:我们是现实主义!

  目前,这场价值观大战已暂时鸣金收鼓,深度发酵的是其所暴露的问题。电视剧创作究竟是要三观正还是三观真,这个关乎文艺创作原则的问题随着网民的各抒己见而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对于绝大多数幕后创作者而言,写实性他们自我辩护的出发点。新浪娱乐曾先后分别采访过三部剧的主创,他们的理由无一不是: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描述的是生活的真相。

  《欢乐颂》的制片人侯鸿亮[微博]说:我们不是玛丽苏,我们希望把剧中五个女孩的差异化做出来。现实中的人不会好到底,也不会坏到底,总有很多灰色地带。

  《小丈夫》的编剧李潇[微博]、于淼[微博]说:我们只是想借人物之口,说出众生百态。艺术创作中,反映真实生活,其价值要高于价值观输出。主角如果三观特正、毫无缺点,那是样板戏。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的导演张思麟说:真实的价值观往往比正确的价值观更触目惊心。作品分为两类,一类叫手术刀,一类叫麻醉剂,《那年青春》更像是手术刀,很残忍地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学校里的顽皮学生最后成长为一个有钱人的真实的过程。

  对于网上出现的指责声音,几位主创都很意外,表达意图与实际到达之间的落差,似乎让他们大为困惑。

  评论界各执一词 文艺层面讨论不应被三观大棒群殴

  而评论界的态度则是各执一词,攻击者有之,维护者也大有人在。媒体人罗群就对新浪娱乐分析称,写什么并不等于认同什么:“你从未觉《俄狄浦斯王》在教唆热爱艺术的人们杀父娶母吧?钱意味一切,这当然是不对的,但这几乎是今天中国最大的意识形态,当既有基础不雄厚的普通白领在一线城市拼命工作也买不起房时,难免对‘现实残酷绝望’和‘知识改变命运’哪个更正确产生动摇。我个人是悲催但怀着希望的,但我也不想嘲讽别人迷茫的权利。”

  还有部分业内人士对这种以价值观论短长的做法颇有微词,《影视独舌》主编李星文以《欢乐颂》为例,认为该剧谈论钱但没有超越钱,立意并不高,但纵然如此,也是文艺层面的事,不该被“三观”的大棒群殴。“编导并没有说到钱就热泪盈眶、膝盖发软,谈论钱和膜拜钱是有本质区别的。”

《欢乐颂》也曾引发关于“三观”的热议《欢乐颂》也曾引发关于“三观”的热议

  网友调查:“真”与“正”势均力敌 主人公可以有瑕疵但不能做坏事

  幕后主创和部分业内的评论者自有其可贵的输出理念,但普通观众——也就是电视剧最直接的承受对象以及最重要的评判者——又是否愿意去理解创作者所谓的良苦用心?观众到底想看什么,似乎并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

  新浪娱乐曾发起过一项网络调查,让网友选择,究竟是想看真三观还是正三观。在目前已经收到的1000多张投票中,网友的意愿比较平均,并未出现一边倒的分化。17.2%的网友认为“主人公三观一定要正,才能给观众以引导”,22%的网友觉得“电视剧应该反映现实,揭露丑恶”,而折衷的观点占22.9%,这部分网友认为,“主人公可以有瑕疵,但不应做难以认同的坏事。”

  在网友的留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类观点,站队“三观正”的网友“夕页小咸菜”认为,电视剧当然要正,“你现在回头看十年前的电视剧,觉得他们改变你没有?”而“向辰Achul”表示,“那些拿三观说事儿的人,三观就正就对吗?无聊。《新闻联播》三观正,你们看新闻去吧。” 网友“凌花钱Ta不够用”中和了二者的观点,“电视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剧中角色可以有缺陷有瑕疵,毕竟人无完人,但最终一定要传播真善美的主题。”

  太真遭人烦 过正白莲花 故事好看才是上策

  网友的投票也许可以说明,对于观众来说,现实指向与理想指引,本就各有受众。其实正如这位“凌花钱Ta不够用”的网友所说,这场三观的“真与正”之争,最后仍可归结于文艺理论上的真善美问题。而当三观问题上升成全民热议话题甚至逐渐锐化为影视作品生死存亡的关键后,我们不禁想问,“真”与“正”真的要壁垒分明?美难道不是真与善交融贯通才能达到?

  在新浪娱乐发起的这项网络调查中,获得投票数最多的不是各有立场的“真”与“正”,而是好故事,23.8%的网友选择了“我没特意想过三观的问题,剧情好看我就喜欢”这个选项。这也许才是影视从业者真正应该参考的意见。三观太真令人抵触,三观过正又是圣母白莲花,是否能做到“好看”,或许方是区分各个影视团队制作水平高低的关键。

投票结果网络调查投票结果

  小结:

  能出现争议总归是积极的,尤其在国产都市剧风头渐弱、其类型已僵化为婆媳家斗的现状下,这些“有问题”的都市作品其实代表的是一个新的尝试方向。关于创作理念等原则性问题也许永远都不会有定论,但我们至少可以明确的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总能容纳下不同的价值观,和而不同。而一个成熟的观众,不仅可以在自己认可的作品中寻得共鸣,也应该能接受其他声音的存在。

  或者说,一个真正完善的人格,本就不必再通过影视作品,去寻找所谓的价值观引导。当你对角色作出了三观判断的同时,就意味着你的内心已建构了稳定的价值准则,既然如此,又何必拿所谓的“教化”,去苛求一部创作者在进行自我表达的电视剧呢?(聆君/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