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黄轩商业化时别忘回归文艺

2016年06月06日 11:16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也希望黄轩能够在出血的同时,努力回血。用文艺片,用舞台剧,或者适度的沉寂,永远血槽满满,被期待,被铭记。

黄轩 黄轩

  黄轩[微博]和杨幂[微博]主演的《翻译官》正在播出,它同时收获的,是猛烈的吐槽和猛烈的收视率,观众一边骂它,一边让它的首播破了2。原因或许是,它对梦想的描述格外激动人心,对程家阳和乔菲的虐恋节奏掌控得恰到好处。有这样的收获,不算意外,和观众一直以来的口味,比较一致。

  算起来,这也是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黄轩主演的第四部大戏了,去年年底的《芈月传》,今年年初的《猎人》和《女医·明妃传》,以及现在的《翻译官》,都是高投入、高收视的作品,接下来还将有《海上牧云记》和张艺谋电影《长城》。这些艺术性和商业性俱佳的作品,彻底改变了黄轩给人们留下的文艺小生的印象,让他成为商业性很强的明星。

  而我,是在黄轩的文艺小生时代,开始喜欢他的。《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秦昊和陈思成太抢眼,但他的出现同样触目。后来他演了《成都我爱你》,这部电影上映时,我没机会看,但没想到,后来在KTV 里和它遭遇——电影中的画面,被剪成了谭维维 《往日时光》的MV。这首歌和歌背后的画面,让我极为好奇,我于是专门找了电影来补课。然后是《蓝色骨头》和《黄金时代》以及《推拿》,所有这些电影里,他都有上乘表现,和同台飙戏的大咖相比,也并不逊色。

  黄轩已经成为有演技的偶像,满足了这个时代的演技偶像焦虑。偏偏这又是个娱乐传媒业大爆发的年代,整个行业求才若渴,他立刻被资本选中,从文艺片领域进入商业片领域,同样亮眼。

  此时的黄轩,就该接商业大制作,就该证明自己的票房能力,就该春风得意,就像这段时间公号爆款文的标题所说的那样,“不要在该约炮的年纪谈修行”。在他这个年纪,这个阶段,就该如此这般投入,如此这般快乐。

  但商业大作,对一个演员来说,是抬举,其实也是榨取,这些作品趋时而悦目,快速地消费演员的演技、声誉、新鲜度,演员出演这些片子,获取高片酬,进入资本市场,但同时也在快速地消耗自己。那些收获,都是用另外一些东西来换取的,而那些东西,一旦去了,就很难再来。对演员来说,这是一种出血。它会让一个演员快速地失去新鲜感,快速地透支演技,快速地成为泡沫。这种例子,实在太多太多。

  很多演员很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在出血的同时,努力回血,例如适当地沉寂一段时间,营造神秘感,或者出演文艺片、舞台剧,或者去做公益活动。就像胡歌[微博],在他伤愈之后,用了一段时间沉淀自己,出演酬劳不那么高的舞台剧,再度出山的时候,果然一鸣惊人;再如陈坤,在心事繁多的时候,发起了“行走的力量”,去接近荒野,在行走中积蓄力量。好莱坞的很多明星,也时不时出演文艺片大导演的片子,磨练演技,丰富形象,增加自己形象的厚度,再出现在商业大片里,也不至于白纸一张。只有这样,不停地在出血的同时回血,才能让演艺生命尽可能地持久。

  人的命数,非常神秘,但也有技术性的一面,就像股票一样,有许多可以分析预测的地方。在一路疯涨的时候,适度让自己回调,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下一波上涨;在所有人都看好的时候,适度冷却,会夯实上涨的基础。

  也希望黄轩能够在出血的同时,努力回血。用文艺片,用舞台剧,或者适度的沉寂,永远血槽满满,被期待,被铭记。

  作家 韩松落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