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戏这么累?从头饿到尾藿香正气当水

2016年10月14日 12:20 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绝命后卫师》拍摄,演员进组从头饿到尾,要把历史塑造出真实感,藿香正气当“水”喝,演员感受“冰火两重天”。

 董亚春(左三)在现场说戏  董亚春(左三)在现场说戏
《绝命后卫师》剧照 《绝命后卫师》剧照
《绝命后卫师》 《绝命后卫师》
 导演董亚春  导演董亚春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将在10月17日推出史诗大戏《绝命后卫师》。该剧重点聚焦的是一群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夫妻红军、父子红军、兄弟红军,讲述了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红34师”6000多人为保护主力部队转移在湘江一战誓死断后的壮烈故事。作为该剧的导演,董亚春曾执导过《解放》、《八路军》、《延安颂》、《长沙保卫战》《中国远征军》等精品剧作。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董亚春坦言自己被这段史实所深深打动。为了再现红军长征时的艰苦条件和永不磨灭的铁血精神,董亚春要求演员进组后必须减餐。他说,当年红军长征就吃不上喝不上,演员要都吃得油光满面的那还了得?

  红34师几乎全军覆没 军事史料记载近乎空白

  在《绝命后卫师》中,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为确保大部队顺利渡过湘江,6000多人与国民党军队誓死决战,最后几乎全部牺牲。史料中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伤口,绞断肠子也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在前期的筹备工作中,董亚春带领主创团队走访了不少红军老将领。然而,每每提到红34师时,得到的资料便寥寥无几。“这是一支没有后援的部队,红军主力过湘江的时候,他们离湘江还有六七十公里,等他们赶到湘江的时候,国民党的大部队已经把湘江占领了,他们再想突围回到湘西打游击已经来不及了。”董亚春告诉记者,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想找到具体的资料很难。

  董亚春说,剧中用了一些将士的真名,但是即使是师长陈树湘,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有一张画像,是根据唯一活下来的100团团长韩伟的口述画的。对于陈树湘,董亚春有着自己的想法。“剧中这位英雄师长是为了掩护几个少年红军过牯子河追赶主力部队而壮烈牺牲的,但我在表现上却没有让他倒下,而是仰天微笑,这里我想有一些浪漫主义的东西。这几个少年红军历史上也是没有记载的,这是我对红34师的期许。”

  演员进组从头饿到尾 要把历史塑造出真实感

  在为《绝命后卫师》选角时,董亚春的首要标准就是一定要瘦。从演员进组开始到外景拍摄后,董亚春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从今天开始,你们必须要减肥。“红军当年在长征路上吃不上喝不上,就算有胖子最后也走成瘦子了。”董亚春说,“演员都特别配合,后来要么就去健身房要么就爬山,有的人中午晚上都不吃饭或者只吃素食,效果非常明显,当时我们拍摄的时候也想了一些办法,去帮助演员尽可能塑造得瘦一点,目的就是要把历史塑造出真实感,就是让观众一看就是那个年代的感觉。”

  《绝命后卫师》共计拍摄了100多天,董亚春把拍摄地点定在了福建闽西的长汀。他说,闽西是当年红军重要的根据地,这样能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更加的接地气。“在那里我们能看到当年的山、当年的水,甚至都能见到当年的战壕,尽管已经过了80年,有了变化,但是还是能找到一些当年的遗迹。”

  拍摄间隙,董亚春也会带领演员去参观当年的红军总医院和红色纪念馆。“那里可以打听到很多当年感人的故事,之前我选景的时候,当地的人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闽西老人家有9个儿子,8个儿子都参加红军并且牺牲了,主力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的时候,红34师在闽西扩军,老太太仍义无反顾地把最后一个儿子也送给了红军。”董亚春说,“剧里有个人物叫木子李就是这么来的,他在剧里有五个哥哥,老太太把五个儿子的遗物挂在家里,眼睛都哭瞎了,红军扩编时她还是主动把最后一个儿子也送了过去,儿子本身是个孝子不愿意去,但是老太太就是坚决要让他参加红军。”

  在董亚春看来,这样的剧情设置并不是为了所谓“高大上”的效果。“我们在里面也塑造了一个老师的角色,他用最普通的语言向年轻人传递红军精神,一直在传递种子,其实他们的理想很朴素,就是为了土地、为了活着有尊严、为了保卫这一份来之不易的东西,所以他们愿意跟着红军走,他们希望将来大家都能过上这样一个日子,以至于把生命都交给党。”

  藿香正气当“水”喝 演员感受“冰火两重天”

  《绝命后卫师》85%的戏份都是艰苦的外景戏,开机前后又适逢福建的雨季,拍摄中几乎天天下雨,脚下的路湿滑难行,为了顺利完成拍摄,剧组多次赶修了通往现场的道路,足见拍摄的不易。不过艰苦的环境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连绵不绝的雨水、苍茫的群山、阴霾的天气、充满泥泞的山路,在影调上打下了基础,展现出画面的厚重感。

  在山区中拍摄,暴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条件非常恶劣。董亚春告诉记者,我们做了好几个花絮和片花,我看了以后都感动得流泪。“大家真的很不容易,大雨一来,所有能躲雨的地方都躲着人,有在卡车底下的、拖拉机底下的,包括我们的箱车后面支出来的木板下面,实在没地躲雨的人,就打着雨伞站在雨里,但是那地方下雨打伞根本就没有用,就等于是站那淋着。”董亚春回忆称,“雨过去了也不能马上就恢复拍摄,那个地方的土是黏土,雨后更黏,鞋踩地里面就拔不出来了,我们搭建的战壕里面全是水,大家还得一起刨水,再往里面垫点东西,演员才能继续开始拍摄。”

  董亚春告诉记者,拍摄期间如果不下雨,就是暴晒。“太阳一出来,又特别的热,简直是冰火两重天,湘江战役的时间是11月底到12月初,应该是越打越冷,所以我们的演员很多都是穿着棉服、围着围脖,但是拍摄那会儿正好是夏季,演员的衣服不能脱,脱了就穿不上,一穿就是一身汗。”董亚春说,“那么热的天,汗就从演员的脸上一溜儿一溜儿地往下淌,为了防中暑,藿香正气一喝就是五六管,那药有一股特大的酒味,所以每次大家喝的时候也都调侃说干杯!拿缸子喝,当水喝。”

  艰苦的拍摄条件和演员的坚持让董亚春非常感动,在拍摄时演员有发烧感冒的,但大家都很坚持。“小病大家就扛着,我最感动的就是所有的创作人员都有一种责任感和担当,他们把演好这个戏看成一种责任。”

  聚焦普通红军指战员 情节催泪感动剪辑人员

  在董亚春看来,和一般的长征戏相比《绝命后卫师》视角独特,它将焦点放在长征的非决策层,即普通的红军指战员身上。

  董亚春说,红34师的绝命后卫任务是一项向死而生的悲壮任务,而这种悲壮是一种灵魂的集体升华。无论是指挥员还是小人物,当他们从农民成长为无畏死亡的伟大战士,当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一个个卑微的生命就此变得无限荣光,生活也因此变得波澜壮阔。“比如红34师的出征、陈树湘与母亲相见时的感动人心、苏达清因不执行返程任务而被撤职、李满玉受重托带着名单撤离这些情节一定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董亚春说,“尤其是剧中牺牲的场景非常催泪,在拍摄中,人物在生命最后弥留之际出现的幻觉,比如木子李最后看见妻子生下的儿子,还有爆炸的硝烟随波而去,寓意着那些英雄的名字将血染湘江,比如陈树湘母子最后一面时平静地与儿子对话的情境,极具精神意境,后期剪辑时,三个机房的工作人员都是90后,在剪片时,他们看着屏幕中的故事,都不禁湿了眼眶,他们甚至是‘哭着完成剪片工作的’。”

  谈到《绝命后卫师》的现实意义,董亚春认为,红34师能完成任务靠的不是人,是一种精神,这样的部队击不垮。“我们这个里面涉及好多小人物,包括团级的,他们一个一个在不同的战场中倒下,我们是一个一个去刻画的,不是说这个人物战场上死了,死了就死了,他们每一个人物都有代表性,你读懂了这些人,也就读懂了整个红34师。”

  北京晨报记者 韩英楠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