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王珞丹新剧求真实 医生跟组抠细节

2016年12月28日 09:32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急诊科医生》的目的显然是行业剧新标杆,那就意味着要在好剧的基础之上在专业上不被指摘和吐槽。

急诊科医生 急诊科医生

  《急诊科医生》 1比1还原北大医院的急诊科

  在大型古装剧《芈月传》之后,导演郑晓龙[微博]又回归现实社会,选择了行业剧中最难拍的医疗题材——《急诊科医生》。说难拍,不仅是因为医患关系的敏感尺度,也是此前同类题材饱受诟病的专业硬伤。不过,一向在拍摄上要求严谨的郑晓龙导演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京郊某1500平方米摄影棚1:1还原北大医院的急诊科”“协和医院急诊科张晖大夫全程跟组”……在昨日的开放媒体探班中,记者感受了一把剧组对于专业细节的严谨苛求。

  医生跟组 抠细节

  《急诊科医生》改编自点点的原创《人命关天》,由张嘉译和王珞丹[微博]主演,讲述了急诊科主任何建一(张嘉译饰)与高学历海归医生江晓琪(王珞丹饰),因为中美急救专业上的思维差异,从一开始的互相审视,到互相理解、渐生情愫,并携手救治患者的故事。

  该剧是郑晓龙导演继2001年执导《永不放弃》,2014年担任《产科医生》总策划后,第三次拍摄医疗题材。“医院和伦理、社会可以结合的点很多,有很多故事和病例都很让人触动。我个人非常喜欢点点剧本里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十几年来一直没变。”而在诸多的科室中之所以选择急诊科,郑晓龙直言,“其实,很多医生不愿意呆在急诊科,愿意去外科等其他科室,因为急诊科医生很累但又很难成为大师,病人治好了是其他医生的功劳,没有治好是他们的责任,但急诊科对老百姓的关照又是很直接的。以前我们国家的急诊科都是各科室的医生轮岗,也没有急诊医学,现在有了,但是还没有普及。”

  在探班过程中,协和医院急诊科的张晖大夫全程跟组、负责把关剧情涉及到医疗专业的部分。这位80后博士目前是急诊科骨干,被临时借调剧组担任专业顾问已两月有余。“我负责盯着那些大家经常会吐槽的地方,比如片子有没有拿反,除颤的时候要脱掉衣服。”她和一个护士每天都在,现在就连剧务都耳濡目染,知道给“病人”贴片贴在什么位置了。

  剧情改变 为真实

  除了一些琐碎的专业细节,据导演之一刘雪松[微博]透露,张晖在剧情走向上曾给出过关键性的意见,“剧中我们有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是写苏小明老师演的角色患有一种叫‘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开车的时候手脚突然不听使唤,向一群放学的孩子撞过去,老师为了救孩子被撞死了,王珞丹在救治的时候发现她瞳孔里有黄圈,如果她有这个病就可以不负法律责任,孩子家长就认为这是要替苏小明免责,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张晖大夫在现场解释了原因,“因为这个病是铜代谢障碍的先天性遗传病,病人要从小吃驱铜药,如果他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得这种病的话肯定活不了太久,但之前的剧情又没有这样的暗示。”

  既然之前的病情设置被推翻,刘雪松导演于是直接给出新问题让张晖负责解答,“现在剧情需要这么一种病:未知的、不易检查出来的,通过细节能够表露的,还得能够免责的。”为了找出这么一种病,张晖一度头疼到开玩笑说,“抽羊角风行不行?”最后,在导演的“逼迫下”,张晖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moyamoya(烟雾病),免疫性脑血管畸形。体验查不出来,必须做脑血管造影,整个剧情因此改掉。”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拍摄过程中还有很多,郑晓龙导演透露,协和医院的医生提供了很多真实的病例,有很多是剧本上没有的,他们也及时添加到了剧情中。

  一部好剧,要有好故事好演员以及精良的服化道;一部好的行业剧,是“一部好剧+行业戏份的专业”,《急诊科医生》的目的显然是行业剧新标杆,那就意味着要在好剧的基础之上在专业上不被指摘和吐槽。

  (北京晨报 冯遐)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