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检察官演员于诚群:真实反贪比电视剧里难多了

2017年04月07日 05:14 新京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于诚群:办案过程中,这些贪官花样翻新,有把存折藏在射灯里的,有藏在花盆的泥里的,还有把存折塞在镜框里的......

于诚群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京州市纪委书记。视频截图 于诚群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京州市纪委书记。视频截图
于诚群在自己原来的工作单位门口。受访者供图 于诚群在自己原来的工作单位门口。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而在剧中饰演汉东省京州市纪委书记张树立的演员,则是一名有着26年工作经历的检察官,名叫于诚群。

  实际上,于诚群先后在多部影视剧中饰演角色。今年2月份,年满60周岁的他,从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退休。他告诉新京报记者,出演这一角色,是觉得与本职工作相关,剧组事先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参演过程中,也未耽误日常工作。

  而眼下,于诚群想的是做一名专职演员,“多接几个角色”。

  “做反贪要随时准备出发”

  新京报:当时怎么想到接这部戏?

  于诚群:我这些年参演了不少电视剧。这部电视剧的一名工作人员,跟我之前拍戏的时候有合作,剧组来南京拍摄的时候,就推荐了我。我当时觉得这部剧跟工作还有些关系,也有信心演好。

  新京报:剧组里的人知道你是检察官吗?

  于诚群:我的个人资料里,只有跟演艺相关的经历,也没有跟别人说过我的工作单位。对于我来说,演戏是爱好,工作是工作,一码归一码。

  新京报:在出演这部反腐剧之前,有过相关经历吗?

  于诚群:我17岁高中毕业,插队4年,后来回城做了13年的铁路工人。1991年考入政法系统,在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做了26年检察官,其中有12年在反贪局工作,办过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贪官。

  新京报:反贪是一项怎样的工作?

  于诚群:我们内部有一句话,叫“反贪局是‘无中生有’”。贪污受贿人员,自己主动暴露的,千分之一不到。所有的线索,都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搜集。不客气地说,一些官员平时人五人六,背地里不动声色搞一些权钱交易。反贪局要做的就是,在这种平静的表面下,寻找突破点。

  新京报:日常查处案件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于诚群:在接到举报后,我们要分析线索,一个是价值够不够,还有一个是如何去着手。证据固定之后,会进行突破。电视剧里展现的搜查,基本都是突破阶段。

  新京报:在反贪局工作的节奏如何?

  于诚群:反贪很辛苦,这种辛苦在于不确定性。常常是8点半还在开会,9点就出差了。我一般都在办公室备一套洗漱用品,随时准备出发。

  “化装侦查和演戏一样”

  新京报:“老反贪”演纪委书记,感觉上有什么不一样?

  于诚群:我觉得两种身份之间是有共通性的,都是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之前在办案的时候,就经常接触纪委的工作人员。我们并肩作战,互相都有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演纪委书记,个人觉得还是得心应手的。

  新京报:检察官的经历,对于做演员有什么帮助?

  于诚群:我们做反贪,有一项重要的技能,就是化装侦查。比如我们直接以检察人员的身份去调查,很容易打草惊蛇,一些受贿者会毁灭证据乃至串供,所以就需要伪装成领导或者商人,把证据固定下来。这种化装侦查,可不就是演戏?

  新京报:这一点在电视剧里有体现吗?

  于诚群:电视剧里其实有体现,比如一开始去抓贪了两个亿的赵处长,将他带到别墅时,面对当事人的抵赖,反贪人员当场播放了一段赵处长进出别墅的视频。这个实际上已经体现出,我们反贪人员在实施搜查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案件初查工作。

  新京报:从职业检察官的角度看,电视剧拍摄的是否够专业?

  于诚群:大体上还是很专业的,毕竟原著作者有在检察院体验生活的经历。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剧中大量出现警车和制服,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少这样。一个是降低对当事人的影响,另一个,防止打草惊蛇。还有一个,就是剧中很多次按手印,用的是左手,实际上按规定应该是右手。

  新京报:行动前层层汇报,这一电视剧中的情节符合现实吗?

  于诚群:这与我们的工作纪律是相符的。我们对当事人展开行动之前,要向上一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汇报。这不是一些网友批评的“官僚主义”,而是对当事人,对案件负责。

  新京报:作为“老检察”,拍摄中给这部戏提过意见吗?

  于诚群: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没有。一个是这部戏本身写得很专业,另一方面,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配角,戏份不多。不过,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参与制作,因此专业性上基本还是有保证的。

  “反贪工作需要很强的责任感”

  新京报:这些年办过多少贪官?

  于诚群:总得有几十个吧,具体数字不太记得了。我在基层检察院工作,一般顶多办到处级干部,大多是“小官贪污”,打了不少“苍蝇”。

  新京报:有没有办过像“赵处长”一样,平时很朴素的贪官?

  于诚群:有,多了。有一个贪官,平时衣着非常朴素,也不开车,就是骑个旧自行车,吃饭也就下碗面,但是我们在他家里找到几百万的存折。有些人生来就是朴素的人,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会受贿。

  新京报:办案过程中,有哪些印象很深的案例?

  于诚群:有一名国企负责人,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证据。找他谈话时,他还说“受党教育这么多年,不搞收礼这一套”,还言之凿凿地跟我们说,平时偶尔吃个饭抽个烟,但从来不收钱不收礼。你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说“我还能忙什么,为党工作为企业增加效益”。伪装得非常好,比电视剧里的“赵处长”还逼真。

  新京报:贪官藏钱的方式,也像电视剧里那么直接吗?

  于诚群:办案过程中,这些贪官花样翻新,有把存折藏在射灯里的,有藏在花盆的泥里的,还有把存折塞在镜框里的,有贪官将存折卷起来,塞进铁床的床角圆洞里;还有在小木板凳下面人为加上一层板子,把存折塞在板子夹层中的。反贪局的日常工作,比电视剧难多了。

  新京报:怎么看待电视剧里展现的“反贪人”形象?

  于诚群:电视剧里人物形象、办案手法,这些都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观众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基本都是反贪局工作人员在掌握证据后,与腐败分子交锋的场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大部分的精力需要花在收集证据上。这些工作很枯燥,拍出来也不一定有人看,但是确实需要很强的责任感。

  “反腐题材以后可以多拍”

  新京报:为什么会喜欢演戏?

  于诚群:个人爱好吧,就像我喜欢法律,所以自学法学,当了检察官。我喜欢说相声,还拜了师。喜欢演戏,就自学了台词还有普通话。

  新京报:怎么平衡爱好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于诚群:我大大小小演过很多戏,但都是小角色,一般一天就能拍完,而且都在南京接角色。通常是利用双休日,如果实在赶不上,我也会使用自己的公休假。我一年有十五天公休假,大部分休不完,一小部分用来去剧组。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从来没有耽误过考勤。

  新京报:怎么看待《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火了?

  于诚群:反腐剧火了,说明大家对这一领域很关注。我觉得,这类题材以后可以多拍,但一定要保证质量。我很担心这部剧火了以后,会冒出很多山寨的作品。这类题材要拍,而且要出精品。

  新京报:现在有“成名”的感觉吗?

  于诚群:我觉得没成名,起码现在走在路上,还没有人能认出我。

  新京报:未来有什么打算?

  于诚群:我今年2月份到龄退休了,接下来想做一个专职演员,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新京报记者 王煜

(责编:kita)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