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热播 反腐题材的分寸感在哪里

2017年04月26日 17:00 齐鲁晚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电视剧《人民》的热播,使官场小说成了聚焦热点。当诸多评论用“尺度大”的标签形容《人民》时,我们要反思“官场小说”的难处。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映与刷屏,使原本“不太景气”的官场小说成了聚焦热点。当诸多评论用“尺度大”的标签形容《人民的名义》时,我们要反思“官场小说”的难处。在我看来,它就像小说里的“鸡肋”:并不依赖多强的文学性,而是看重人物和情节背后的“社会意义”。在本质上,它还是一种“类型文学”。这样的话,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写轻了就丝毫没有震撼力;如果写重了又会对现实产生冲击。从晚清的谴责小说、民国的黑幕小说到新时期的“改革文学”,都能看到官场小说的原型和渊源。批判和揭露的力度是它的“命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尺度”。

  拿捏尺度就是这类小说的最大“套路”。其中,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无论在哪个级别上,都会有正反斗争,出问题的往往都是副手;贪腐官员往往层级不高,最高不过省部级;人物往往脸谱分明,直接端出一个腐化分子,却并不展现堕落历程。难道作家会不知道这些局限?当然知道,但要想突破,却常常陷入两难。周梅森在接受采访时自言改编和审核的难度、压力。不过,在持续高压反腐的形势下,小说改编得到了较大自由。

  很多人都会问,《人民的名义》尺度大在哪里?是因为作家写到了副国级高官、触目惊心的赃款、无处不在的官商勾结,还是正面描写了政治小团体、社会群体事件?我觉得这些都谈不上,因为与反腐的严峻现实相比,艺术虚构都显得缺乏想象力。观众感到尺度大,只是由于长期以来同类题材基本都“避重就轻”。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火,是因为周梅森确实开始尝试“解套”突破。就像海岩的公安法制小说总要套一个言情套子,周梅森把反腐斗争装在了悬疑小说的盒子里。这个“扣儿”设得扣人心弦、充满诱惑。到底谁是泄密者,谁又是最后的“靠山石”?不往后看,你还真预测不到。这说明,作家把反派写得相当“日常化”,那种“灰色”显得真实,毫不刺眼。

  此外,他还不忘扰乱视听,加上烟幕弹。李达康的独断、压制和可疑,给人一种忠奸莫辨的错觉。高育良教授出身,城府极深,摸不出底牌。真正的主谋反而有意略过,平淡寻常。但是,这个悬念如果拖得太长,把观者兴趣磨没了,失去耐心就不好了。

  这正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高开低走的原因,它太想投合各个观众群的心理,加了太多与案情无关的生活戏、情感戏,犯了大忌。这些枝蔓透着无聊拖沓,就像年久未修的盆景,毁了反腐“主干”的遒劲。官场小说不需要面面俱到的肥皂沫,就像永远别在侦探推理里加太多婆婆妈妈。人物塑造上,周梅森也难以避免“一边倒”的情况,正面人物板正无趣,他们是剧情里的英雄,打赢了反腐,在艺术性上,却湮没在尘埃中。

  这才是官场小说面临的最大悖论:很多人不喜爱正面人物的乏味,反而喜欢反面人物的多变复杂。还有人并不在意反腐主题,只是爱看勾心斗角、玩弄权术。艺术和现实价值,有时会产生一种分裂的张力。周梅森也无力拿捏这个“分寸”:祁同伟的畏罪自杀竟有“悲情英雄”的味道,高育良就像一个儒雅学者被奸商下了一个“美人套”,高小琴本是一个被玩弄后狠下心操控命运的可怜女性。你能看出,作家对他们的“同情”有时难免失了度。虽然《人民的名义》亮点不少,但却没能突破“清官思维”的窠臼。正面人物多是“空降”,反腐斗争大多寄希望于几个好官,在制度探索上却乏善可陈。

  俞耕耘

(责编:Mia)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