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在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微博]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古色古香的茶桌,这位被网友们亲切称为“侯大大”的制片人倚坐一端,回应着关于《欢乐颂2》的种种。每每在记者和编剧袁子弹的茶杯空了的时候,他总是迅速周到地添上水。
他温和有礼,即使在回答“广告植入太多太硬”等争议问题,也不见他乱了添茶的节奏。但他也无意透露出几许疲惫,“白天太忙了,只能过了12点看《欢乐颂2》的网站更新,最近都没怎么睡好。”编剧袁子弹亦是如此。这位刚当妈妈不久的女编剧前不久去海岛旅游想放松自己,虽然晒黑了皮肤却并未能如愿,为了获悉观众反馈她天天追剧,“估计我得播完了才能真正放松吧”,她爽朗笑道。
《欢乐颂2》播出已进入后期。这一季依然有不错的数据,收视率双台稳占前两位一路飘红,网络点击量已突破180亿,“贞操”等火爆的话题引起全社会关注。而争议较第一季更多,第一季就存在的阶级、广告植入、三观、人设等问题更甚,又新添了插曲、小包总的演绎方式等,豆瓣评分也从第一季的7.3分下落到5.1分。
对于《欢乐颂2》的种种质疑,其制片人侯鸿亮和编剧袁子弹并未回避,但他们直言,观众们对季播剧、对《欢乐颂2》新鲜感的要求,超过了他们预计所达到的程度。侯鸿亮坦诚这部作品有欠缺,但争议和评分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欢乐颂2》真实的水准和成绩,“某种程度上来说,《欢乐颂2》是在为前一季《欢乐颂》延续的高热度及观众延续的高期待买单”
《欢乐颂》最初策划就是季播,而不是一次性拍完。对于出了名地在创作上求新的侯鸿亮来说,这是 “很主动地又去做了一次新尝试”。毕竟国产剧长期停留在“为什么中国拍不出美剧的季播剧模式?”的阶段,“伪季播剧”泛滥,季播剧要么集中于较为狭窄的情景剧、喜剧、网剧,要么后继乏力。
在两位主创看来,《欢乐颂2》有不足,但也是“试错”,广告植入也是对成功商业模式的探索。而《欢乐颂2》实现突破与总结经验的背后,是审查制度的大背景下,国产剧在在季播制度上的举步维艰。要怎样突破开发季播剧所遭遇的后继乏力、质量不佳等窠臼? 两位主创亦有见解。
Part1《欢乐颂》为何做季播?
小说体量大人物立体有成长 主创求新演员也配合
众所周知,正午阳光出品的《欢乐颂》系列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共有三季,讲述了各自携带往事和憧憬的五位女性先后住进欢乐颂小区22楼,彼此间发生的交集和一波三折的故事。 业内曾有传闻,侯鸿亮是在某次去美国考察美国电视行业的季播制度后,决定将《欢乐颂》做成季播剧。对此,侯鸿亮否认了,“比那还有早,在我们拿到小说之后,就决定做季播了。”
正午阳光在开发这部小说的时候就计划将其按按季播剧来制作,与小说本身的文本内容有关。《欢乐颂》三本小说共150万字,体量不小,侯鸿亮琢磨着,“我要是做这部小说,得做100多集,那么购剧的电视台也会压力很大。”而纵观全文,五个女主角性格立体多面,都有曲折的成长空间,满足按季播剧操作的条件。侯鸿亮与其他主创们一合计,发现大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其中,编剧袁子弹的意见尤其重要,她也认为,将小说改编为季播电视剧,是有可能去完成的。
第一季播出后大获成功,主演人气咖位水涨船高,彼时侯鸿亮就对新浪娱乐透露,“和这五个演员合作得很好,大家恨不得能够聚在一起。到现在没有人提第二季要涨片酬,或者提什么不一样的条件。因为作为演员来讲,能够碰到一部好戏是最重要的,钱的事情一定是最后一位。”
果然,到了第二季,所有主角配角全员到齐一个不缺,“连欢乐颂楼底下前台的姑娘都没换人”侯鸿亮笑说。而袁子弹则尤其感谢演员祖锋,“奇点就那么两场戏,他也来了,这很难得。”在很多国产剧走红后,到了续集便因为演员片酬上涨的等原因,而凑不齐主要阵容的情况比比皆是的大环境下,《欢乐颂》演员们的理解与支持,都给主创们做季播吃了定心丸。
此外,侯鸿亮确实早就对成熟的英美剧季播制度有所观察。相形见绌的是,国内一方面“伪季播剧”泛滥,另一方面季播剧要么集中于较为狭窄的情景剧、喜剧、网剧,要么后继乏力,季播剧始终难以打开局面。
要知道,侯鸿亮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喜欢“求新”的制片人,近年来的几部作品,从古装权谋剧《琅琊榜》到谍战剧《伪装者》,从女人戏《欢乐颂》到悬疑爱情剧《如果蜗牛有爱情》、探险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医疗剧《外科风云》,乃至近日官宣女主角为赵丽颖[微博]的古装大女主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他一直在尝试新的题材类型。虽然言明自己其实并没有刻意地去换题材,但侯鸿亮也直言,“新鲜感是我觉得每个创作者都想有的”。而国产季播剧领域的荒芜,也勾起了他选择以《欢乐颂》为试点开疆拓域的兴趣。
Part2 季播之难
审查制度下难以边拍边播 实现新鲜感经验不足
将《欢乐颂》 做成季播剧,对于侯鸿亮来说,是 “很主动地又去做了一次新尝试”。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尝试。毕竟相比于国外季播剧如《生活大爆炸》《CSI》《老友记》《实习医生格蕾》《权力的游戏》《绝命毒师》等经典迭出,不乏动辄几季甚至十几季的超长神剧,问答网站知乎上“为什么中国拍不出美剧的季播剧模式”等问题还比比皆是。
季播剧是一个舶来概念,源于美国几大电视台之间的激烈竞争,是美国电视产业逻辑下的产物。季播剧通常以年为单位,从某年9月至次年4月为一个播出季,每周固定时间播出一集,边拍边播,并根据受众反馈随时做出续播、修改或停播的决定。现如今,美国各商业电视台已普遍采用季播剧的方式制作剧集。
那边厢,经典美剧《越狱》时隔12年重启,推出新一季,依然围观者众。而这边厢,就连一向被视为精品保证的正午阳光,制作出的《欢乐颂2》在数据上佳、全社会关注的情况下,也遭遇到部分观众对其“故事乏味”、“人设崩塌”、“广告过多过硬”等争议。
那么,国产剧做季播模式,难度到底在哪里?
“季播剧这种边拍边播的制作方式可以节约成本。成本降低、风险可控对于存在寡头竞争的美国电视产业来说尤为重要。”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表示,通过拉长剧集制作周期,制作方在播出过程中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根据受众反馈做出修改,甚至将收视率惨淡的剧集取消,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
然而,国产剧 “边拍边播”并不现实,首先在于审查制度。正如侯鸿亮所说, “我们其实很难像英美那样边拍边按观众意见调整,因为我们得‘先审后播’。”袁子弹亦表示,《欢乐颂2》整个的创作思路其实是在第一季还没有播出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因为所有的情节都是延续的。我如果是把这个小说一部拍下来是这个样子,那两部拍下来还是这个样子,所谓的调整可能就是,在一些技术部门提高标准,包括服装造型等方面。从我的创作上,基本没有调整。”
业界认为,大部分国产季播剧都难以做到让每一季内容随着社会热点事件和市场反应不断更新,也是国产季播剧难以“长寿”的原因。毕竟对于国产季播剧来说,遑论边拍摄边看观众反映难以做到,从开发到拍摄制作到过审、发行,动辄一年以上的时间,更是使得后续剧集“更新”困难。
其次,相比于美剧中人物普遍复杂化,国产电视剧中人物则大多偏向于脸谱化,这便窄化了人物角色被季播式呈现的挖掘空间。而当初判断《欢乐颂2》能做季播,袁子弹的理由之一,便是剧中的主要人物拥有成长空间。在袁子弹看来,创作季播剧最难的部分,正是怎么样在保持风格和人物基调的同时又带来新的转折和新的冲突点。
“因为我们之前也怕人物变化的太快,大家会不适应,比如安迪从高冷变得烟火气儿。但事实就是,你变化太慢,大家会觉得没有新东西,因为第二季不像第一季有五个不同的女孩让大家就觉得很新鲜。这一季,大家对这五个女孩都非常了解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继续挖掘这五个女孩,尤其是还得在合理范围,你还不能完全偏离她们的人生轨迹。”袁子弹坦诚,“所以我觉得可能国外同行比较有经验,甚至可能他们在做第二季第三季的时候,比我们在故事情节的准备上会更多一点,包括人物怎么反转上。”
侯鸿亮感慨道,“我们预估到了第二季观众们对于新鲜感有要求,但是没有预估到到了这个程度。这也为我们今后的创作积累了经验。”
Part3 重在突破
无缝对接原班阵容“真季播” 广告商业模式探新路
对于国产剧与美剧在季播制度上的差距,侯鸿亮深有感触, “其实我们跟国外相比,从电视剧这个领域工业文明的角度来说,差距还是挺大的。我们总是想能通过一部戏去缩小一些距离。”
在与新浪娱乐的对话中,侯鸿亮和袁子弹常说的一个词,便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开发《欢乐颂》之初,片方的计划是将150万字的三季小说分别改编为三季电视剧,第一季大概用了五十万字,刚好是差不多一本书的体量。但到了第二季,主创们意识到只用第二季小说就不够了。“我们考虑到第一季已经把这些人物都树起来了,只做原计划的第二季的内容的话,故事发展没头没尾的,没有办法做成长上的更多的展示。所以我们后来决定把第二季和第三季的书上的内容合在一起”,侯鸿亮解释道。
因为一下子用了两季小说的内容,《欢乐颂2》其实是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删减,包括节奏上的调整。谈及还是有部分反映节奏偏慢,侯鸿亮有些无奈,“只能说大家对于新鲜感的要求太强烈了。”但这也给侯鸿亮涨了“姿势”,“我觉得这种季播的概念和尝试还会再有,但可能不会完全按照小说来,甚至整个人物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新的东西,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实际上,像《欢乐颂》这种一开始就计划为季播模式的情况并不常见。常见的情况是如正在制作中的《好先生2》《古剑奇谭2》,处于前期筹备期的《孤芳不自赏2》等,均是在第一季成为爆款或是赚得满钵后,片方方启动续集进行“重复再利用”,以规避风险,同时节省宣发费用。只不过,续集的故事往往是另起篇章,不像《欢乐颂2》般从故事到人物都与前作无缝对接,故难以称为“季播”。
还有如《青云志》《大唐荣耀》等IP剧,以将一次性拍完的超长剧集进行“拦腰斩断”,并冠以“季播剧”的方式来实现剧集故事的完整呈现。不过,业界和网友将之称为“伪季播剧”。
还有后继乏力者,例如此前大热的IP网剧《心理罪》等,都难再现第一季辉煌。或者是虽长寿,如已经拍到第九季拥有固定粉丝群的《乡村爱情故事》,制作播出四季的《爱情公寓》和《屌丝男士》等,主要集中于情景喜剧或肥皂剧领域。而更早期,《还珠格格》《少年包青天》等亦是拍了好几部,但越往后拍,主创阵容便难以凑齐。
在《欢乐颂》之前,国产季播剧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的传统电视剧“季播”概念的。而《欢乐颂2》的突破还不仅限于此。
侯鸿亮观察到,虽然不少美剧第一季基本不盈利,但凭借精良的制作,可以在观众和广告商中形成良好印象,打下口碑基础。一旦第二季、第三季还能保持水准,就会吸引更多资本关注;等到剧集形成了品牌,衍生品市场也可以随之打开。而如今,《欢乐颂2》被诟病“广告太多”,他将《欢乐颂2》遭遇这些争议,称为探索商业模式上的试错与开拓。
侯鸿亮以国外影视剧的商业模式作比,“其实我们看国外也都是这样,在前期拍摄的时候有一些商务合作,包括《007》、《钢铁侠》,可能一部戏投资的1/2甚至1/3都是靠广告,还有一些场景上的合作。包括衍生品的开发。”
“其实全国所有的影视公司都在探索,从以前没有过这种商业模式,到经历了很多努力,我们探索出这么一个商业的模式。我觉得反而是大家应该去保护。我觉得这种模式对这个行业是有好处的,如果电视剧这个行业完全靠版权售卖,风险会很高。它不利于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发展。”
Part4 国产剧怎样做好季播?
广告和谐篇幅不宜长 因地制宜不照搬
除了在探索商业模式上“试错”,侯鸿亮认为,观众对于《欢乐颂2》广告植入的观感,对于片方也是一种试错,“其实我们已经很努力在做了,只能下部戏更努力。” 袁子弹也反省道:“我们确实应该在如何将广告做得更贴合人物和剧情上做更多努力。这一点我们要跟国外同行学习。”
不过,两位主创也有一些“委屈”。据他们透露,《欢乐颂2》曾拒绝了一半以上的广告,至于网友们根据鸣谢名单推断出“植入广告有50多家”也不准确,“比如有的是给我们拍摄提供场地的,我们当然要鸣谢一下,这也被算进去了。”
虽然内容品质永远是至上的,但对于季播剧模式,侯鸿亮特别强调“新鲜感”,“你怎么能够在剧目的呈现方式做得更好,包括在和媒体的合作上有没有新的玩法,就是有没有带来新鲜感?”对于两季《欢乐颂》都是四十多集的长度,他也有反思,“每次拍摄四五十集,然后过一年再去拍个四五十集,可能会导致很多创作者新鲜感不足。”
袁子弹也直言,季播剧缩短集数是有必要的。“确实是感觉到,我们一年去做一季这么大的一个篇幅量是否合适?因为某种程度上你可能时间花的更多一点,就可以钻地更深一点,有些疏漏也可以避免。像美剧,一季也就十多二十集,那我们上来一季就四五十集。”
当然,国产季播剧也不能完全照搬美剧。“根据国内题材的需求和一些情况,如周播剧、网剧,我觉得都可以尝试季播。还是根据不同的题材类型,根据不同的平台需求,然后让创作者有一种新鲜感去创作,这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侯鸿亮始终认为,按季播的节奏来拍摄和制作电视剧,会是以后的主流方向。
结语
不能说观众们对于国产剧比较苛刻,但观察美剧,我们也能发现很多季播剧到了第三季或者100集,都面临如何再突破的问题。这也是《欢乐颂2》所面临的问题。《欢乐颂2》当然是有不足的,但这样的试错值得肯定。对于跟风资本盛行的国产剧领域,对新的剧作模式、商业模式的探索,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的确是有益的。当然,在种种探索开拓之下,怎样做出让观众们满意的剧集内容,国产剧始终任重而道远。(叶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