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只剩名字”的IP剧是把粉丝当傻子

2017年07月28日 06:41 新京报我们视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既然要踩着粉丝刷流量,又只会按照影视化的套路消灭原作剧情甚至精神内核,那么只保留一个和书名一样的剧名,到底是哄谁呢?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既然要踩着粉丝刷流量,又只会按照影视化的套路消灭原作剧情甚至精神内核,那么只保留一个和书名一样的剧名,到底是哄谁呢?《悲伤逆流成河》这个空泛虚浮的名字,把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剧情套进去,不也毫无违和感吗?

  《悲伤逆流成河》将改编为电视剧、《泡沫之夏》迎来第三次翻拍、《楚乔传》或有第二部。近期的这三条新闻把 “IP”这碗冷饭重新翻炒加热呈上了大众的餐桌,让这个热度有所下降的老话题重回视野中心。粉丝们摩拳擦掌着将自家爱豆推荐给剧组,广告商们则准备好资金随时准备输出,吃瓜群众默默搬好小板凳开好盘口,赌一赌新出的这三部IP剧到底会有多烂。

  作为郭敬明最后一部未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悲伤逆流成河》立项的消息立即引来了一票人的围观,叫好和叫骂的人都不少,符合了小四的一贯风格。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大半内容围绕堕胎、强奸、自杀的“青春致郁”小说,一定会为了过审而改得与原作大相径庭。

  在国内影视的IP市场里,郭敬明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不以作品论英雄,而是把本人做成了一个IP。“郭敬明”这三个汉字当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然而这三个字合成的名字却代表着话题、热度以及这些关注度背后的真金白银。无论大众对于作家本人以及其作品中裹挟着的价值观有着怎样的指责,不可否认的是,郭敬明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品牌,一个热度不减的超级IP。

  不管是一部比一部“扑街”的《小时代》,还是因为杀马特造型和五毛特效被群嘲的《幻城》和《爵迹》,“郭敬明”这三个字总是被放在了作品的前面,成为影视剧的最大卖点。所以,即使《悲伤逆流成河》一定会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只剩下书名和原作相关,审美不曾长进的粉丝们依然会为作者本人摇旗呐喊。

  郭敬明代表了国内影视市场的一个风向——话题和热度永远是最重要的,内容则可以被替代和置换。这可以说是近几年内国产IP剧制作的指导思想,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的前半生》就是典型。这部刚刚结束、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爆款电视剧,其内容和原著却是南辕北辙。

  改编者聪明在打上“原著亦舒”的牌子,保证了开播之初的讨论度——亦舒迷们会愤怒地反驳“这个剧和师太毫无关系”;接着,用更加狗血、脱离原著精神的剧情引爆下一轮的讨论——利用完亦舒迷之后,热衷看斗小三、抢闺蜜男友的另一大茬观众轻松就能扛起收视率和话题热度的重担。《我的前半生》简直是IP效应加上电视剧话题营销的典范!

  随着教科书里的角色“李雷和韩梅梅”、工具书《新华字典》这些虽然熟悉、但毫无故事内涵的名字都被当作热门IP抢注立项,拍成电影,或许观众会觉得《悲伤逆流成河》都算好的了——至少还有厚厚一本书;《泡沫之夏》都算好的了,虽然短短几年已经是第三次翻拍,但至少演员换了;《楚乔传》都算好的了,虽然第一部已经又臭又长,但人至少还有拍一部“女性史诗”的野心……

  在国产IP市场里,话题和热度被架上了多高的位置,内容就被抛弃得多远。事实上,想捞热钱的影视剧方并不怎么在乎IP本身的质量怎么样,只是急着把话题热度变现。于是,趁着IP市场还在野蛮成长,拉上几个话题明星便匆忙开机,杀青后靠着书迷和粉丝刷上一波话题荣登热搜榜,IP剧的流水线生产就这样完成了。

  既然要踩着粉丝刷流量,又只会按照影视化的套路消灭原作剧情甚至精神内核,那么保留一个和书名一样的剧名,到底是哄谁呢?《悲伤逆流成河》这个空泛虚浮的名字,把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剧情套进去,不也毫无违和感吗?当然,这只是对普通观众而言,真正的粉丝估计要给编剧“寄刀片”。

  □小小跳蚤(娱评人)

(责编:kita)

标签: IP粉丝原作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