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界掀起“老舍热” “老舍专业户”频出新作

2017年08月04日 11:58 长江网-武汉晚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独立戏剧人方旭现在被称为“老舍专业户”,他将带着他的作品《二马》亮相武汉剧院。

方旭 方旭

  7年间,改编了4部老舍的作品,并且担任主演和导演,独立戏剧人方旭现在被称为“老舍专业户”。8月30日晚,方旭将带着他的作品《二马》亮相武汉剧院。昨天,方旭在接受武汉晚报记者电话采访。谈到专注改编老舍作品7年,方旭说:“一定是喜欢,不喜欢谁也不会花7年的功夫、费这么大的劲儿,你说呢?”

  2011年起,方旭相继改编了老舍的小说《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 ,将它们搬上了话剧舞台。年底还准备再排一部《老舍赶集》的作品。

  “您为什么执着于改编老舍的作品?”面对记者的提问,方旭说,他生在北京,从小跟姥姥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对“京味儿”从心底是迷恋的,“老舍写的是上世纪20年代他看到的老北京人物,他在社会底层长大,对北京平民的关注和所注入的感情是别人没法比的,而我小的时候,也能从街坊四邻身上看到这些人物的影子。”他认为,老舍的作品现在依旧还有生命力,“老舍关注的是人本身,到现在依旧能和观众做有效的沟通。”所以,作为戏剧创作者,方旭表示,他愿意踏踏实实的专注于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合适的方式,把老舍的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

  《二马》能和今天的观众建立沟通

  《二马》讲述的是1926年,一对中国父子在英国伦敦的遭遇。方旭认为《二马》很特别,有一些当下的意义。他坦率的说,“当年老舍先生1926年到英国,耳濡目染看到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其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到了今天,这种关系是有变化的,作品原样呈现在舞台上给人的冲击也不会像当年那么强烈。我在改编时,重点并没有放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上,而是想讲一个现代人普遍意识到的话题:群体与群体之间的隔膜、无法融合,是由于不了解而造成的,但这种傲慢与偏见是可以化解的。”

  在《二马》的改编中,方旭也尝试了与90后的沟通,“比如我用了一些年轻的语言,也实行了跳进跳出的方式,有的朋友感觉像说相声。但是我觉得这只是对老舍作品的一种翻译工作。”

  戏剧界掀起“老舍热”

  欢迎大家轻松看戏

  老舍作品改编成戏剧,近几年一直是演出市场的热门,方旭表示,“老舍热”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大家里,老舍先生的接受度是最高的,“老舍笔下的烟火气和观众没距离。另外,老舍先生的独到之处就是作品里幽默的文风贯彻得非常好。改编成戏剧作品时,大家看着也会觉得有趣、好玩。”

  方旭做的每一部老舍作品,都是纯正的“京味儿”话剧,《二马》也不例外。来到武汉演出,方旭表示,“京味儿”并不会造成演员与观众的交流障碍,“语言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障碍,戏剧表演的情感,是面对面的表达,绝对可以沟通。”方旭说,“我这几年一直在做京味儿戏,上海、广州都去演出过,去之前也有过忐忑的心情,去了之后觉得不是问题。观众会遗憾语言上有所缺失,但是并不影响他们欣赏这个戏。” 记者黄丽娟

(责编:得得)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