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编者按:近日,随着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上映,原著涉嫌抄袭的争议再度在网上掀起波澜。8月9日,原著作者唐七在微博公开了一份声明及鉴定书,否认抄袭。这边厢唐七抄袭风波未平,那边厢,流潋紫(代表作《甄嬛传》)又被拽进抄袭疑云。网络作家为何总陷抄袭风波?恐怕作者、读者和整个网文生产机制都脱不开干系。
作者套路
该拷问的不仅是作者还有整个产业机制
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目前这个生产机制、写作土壤中很难出现。对写作速度的极致要求、高度同质化的套路,对同类型作家来说,也很难判断他们谁抄袭谁,意义也不大。事实上,网络作家不断陷入抄袭风波,该拷问的不仅是个体,还有整个产业机制。
网络作家抄袭,简直是摁下葫芦浮起瓢。8月10日,网络文学作家匪我思存微博发文吐槽流潋紫抄袭自己文字:“我还以为就一个恶心的××传呢,没想到如懿传还抄,还连我错别字一起抄。”而就在半年前,还有11名作家联合起诉《锦绣未央》作者秦简涉嫌抄袭。据网友对比,《锦绣未央》涉嫌抄袭小说200多本书。这些年,我们实在见识了太多网络作家涉嫌抄袭的事件。今天张三被曝抄李四,明天李四被曝抄王五。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这些笔墨官司,简直比他们那些情节简单、语言矫情的文章,好看得多。
当然,再看看现在网络作家的产量,有时候抄袭也可能是无奈。媒体早就爆出,网络作家生存不易,3%月薪超万元,九成人没钱拿。网络作家的成名之路基本是一人成名万骨枯。在没出名之前,怎么办?只能拼命写(抄)。
像流潋紫这个量级的作家,其实已经没必要抄了。她这个所谓抄袭,其实也只是个别语句类似,在未有大量证据之前,也只能说是“疑似”。不过,流潋紫的成名作《甄嬛传》即使没抄,是不是也分分钟有《红楼梦》的既视感?大量《红楼梦》里的对白、诗词,连日常器物、平常吃食都是从《红楼梦》里扒出来的。我就不信了,清朝人想吃清淡的就来枣泥山药糕、闲坐就要打璎珞?其实这都是从《红楼梦》里拿来的“道具”。
如果时间充裕,估计他们也不想重复先人、重复自己、重复别人。可对大多数渴慕成名的网络作家来说,一天写一万字是常态,有的作家创作速度平均每小时1000字,有的作家5年出14本书。这比一辈子灌了自己3万杯咖啡,写出《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写作速度还要快。生存压力巨大,小说注水、抄袭,严重套路化就在所难免。
网络作家如何生存,自然要看点击量;点击如何保证?当然得有数量。网络小说,最重要的就是每天更新,就是在这个行业里的佼佼者,也绝不敢长时间不更新。不更新,即使编辑同意,读者也不同意。时间久了,读者会流失,这也是作为网络写手最痛苦的事。
这样的生产机制下,很难出精品。村上春树说,“写小说这个活计,概而言之,实在是效率低下的营生……我甚至觉得,大概没有如此效率低下,如此拐弯抹角的工作了。”写作是孤独而艰难的。可在目前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下,“慢工”肯定没有市场也没有生存空间。
写作需要采风、需要生活,整天坐在书斋里,整天瞎编,即使天纵英才也有才思枯竭的那一天。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资源枯竭到来之时,恐怕除了重复自己就是抄袭别人。不言而喻,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目前这个生产机制、写作土壤中很难出现。对写作速度的极致要求、高度同质化的套路,对同类型作家来说,也很难判断他们谁抄袭谁,意义也不大。事实上,网络作家不断陷入抄袭风波,该拷问的不仅是个体,还有整个产业机制。
□陈小二(媒体人)
读者追捧
读者热衷同质化网文是在“激励”作者抄袭
一方面有人指出大热的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更多的人不厌其烦地阅读结构类似的小说。大家只是要找个类似的地方做相同的梦,这类小说要刷流量,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必然要朝着最大限度满足大家需求的路上走,写作速度飞快,质量平平,内容相似。
流潋紫的《甄嬛传》多年前已有人指出与其他小说有相似之处,最近《冷月如霜》的作者匪我思存在微博上指出《甄嬛传》情节与《冷月如霜》雷同。匪我思存另一部作品《玉树琼枝作烟萝》里引错的句子“夹岸桃花敷(“敷”应为“蘸”)水开”、“双鬟(“鬟”应为“鬓”)鸦雏色”,《如懿传》里同样引错。无独有偶,在《三生三世桃花》上映之际,唐七也被指出作品多处与其他网络小说细节、情节上有点相似。
抄袭一事,判定难度非常大。同一类型的小说、故事,情节上相似,它不见得能成为判定为抄袭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世界各地都有历险记类故事、传说,整个故事框架大致是主人公为了某个原因(得到爱情、宝藏、永生等等),经过一系列磨难,最终达到目的,成为英雄(成神、不死等等)。由于历险记故事的性质,主人公大多具有勇敢、坚定、聪慧等性格特征。如著名史诗《奥德赛》、《吉尔伽美什》,以及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传说,框架差不多,主人公性格类似,然而并不存在谁抄袭谁。
网络小说有一些大家熟悉的类型,仙侠小说、穿越小说、宠妃小说……那么这些小说里出现修仙、穿越的情节显然不能认为是雷同、抄袭。往下再细一点,武侠、仙侠小说里某人服用某种可食用的神效之物,功力倍增,它已经成了这类小说的套路,说这样的情节是抄袭、雷同就很勉强。“椒房之宠”你引用他引用都可以,没办法,受君王之宠这条路窄,不是华清池水洗凝脂就是啖我以余桃,著名的就那么些,大家不得不将就挤挤。
为什么网络小说中情节、描述有相似之处的情况屡见不鲜?更多与网络小说的形式有关。网络上小说一热,网友拼命摧更。一位作者灵感爆发的时候,一天能拿出像样的三五千字已经非常了不起,网友显然不满足这样的速度。消费驱使生产,东拼西凑应运而生。
这里面更应该探究的是观者,一方面有人指出大热的小说有许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更多的人不厌其烦地阅读结构类似的小说。就像匪我思存自述的,小说中时不时犯有“双鬓鸦雏色”写作“鬟”一类的错误,有点古代文学功底的人看了觉得非常触目。特别是“夹岸桃花蘸水开”,点睛之笔在于“蘸”,错一字整句失色。
换句话说,这类小说作者功底大多数很一般,观者恐怕也没有仔细去推敲里面的文字,只要胡乱搭个“古风”、“仙侠”的幻想世界,大家便钻进去做自己的玛丽苏白日梦了——玛丽苏白日梦才是大家追逐的目标,精粗不论。
大家只是要找个类似的地方做相同的梦,这类小说要刷流量,吸引更多的人来看,必然要朝着最大限度满足大家需求的路上走,写作速度飞快,质量平平,内容相似。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类小说可以用AI批量生产出来,大概这就是网络小说消费推动生产的最终结局。
□翠红(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