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公司懵懂的触网之路:“河神”的诞生与制造

2017年08月31日 14:13 新浪娱乐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制造“河神”要证明的或许是:传统公司懵懂的触网之路、老牌电影公司的年轻化协作、电影团队入场之后网剧的制胜之道……

《河神》海报 《河神》海报

  贯穿这个夏天最火热的话题,除了战狼、除了嘻哈,还有“河神”。

  这部播出横跨近两个月的网剧,于日前正式收官。超过15亿的播放量,超过45000位豆瓣网友给出了8.4的高分。网友以精品、质感、神剧等评论,给予这部网剧诸多赞赏,连带着社交网络上不断走高的话题,以及几位主演人气暴涨。这部没有流量演员不算大IP的网剧,却成了今年暑期档又一爆款。

  而这正是拥有陈国富、张家鲁、陶昆、汪启楠等著名电影人,推出过《寻龙决》、《火锅英雄》等电影的工夫影业,进军网剧市场的首秀。

  在出品人陶昆看来,工夫做每个项目的初衷都是要试图证明些什么。而制造“河神”要证明的或许是:传统公司懵懂的触网之路、老牌电影公司的年轻化协作、电影团队入场之后网剧的制胜之道……

  “河神”诞生计

  工夫最早开始运作《河神》这个项目是在三年多前,出品人陶昆和小说作者天下霸唱是朋友,这本原名为《河神。鬼水怪谈》的小说,相比于天下霸唱最富盛名的《鬼吹灯》系列小说,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销量都要低调许多。

  “它的版权费相对很便宜”,陶昆坦言当时买下《河神》的版权有成本和市场的考量。彼时,影视圈改编IP风气开始盛行,《鬼吹灯》系列的版权早已经被各方瓜分殆尽,选择《河神》或许是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陶昆看好这个IP的潜力:民国天津的真实时空维度,借由悬疑凶案和江湖隐秘构建了一个半真半假虚实难辨的暗黑地下世界。像极了一直活跃在人们生活谈资中的都市怪异传说,是类似于“81号凶宅”、“22路公交车”一样的都市“聊斋”。

网剧《河神》中的各种场景网剧《河神》中的各种场景

  “电影肯定拍不成,电视剧也别写了,它有很大的尺度问题”,工夫最后决定将其拍成网剧,“那时候网剧市场刚刚有一个雏形,但只是觉得有尺度的空间,可以弄。”

  2015年被普遍认为是网剧爆发元年,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发力原创自制内容,网剧领域开始涌入大量内容创作者,涵盖破案、灵异、异能、校园、言情等题材的网剧不断涌现,网剧进入蓬勃但野蛮的生长期。

  从没做过网剧的陶昆在当时探了一下市场的底,但“最多几十万就能做一集网剧”的大环境,还是让他吓了一跳。以他一直以来做电影的经验判断,当时市场能接纳的制作预算无法拍出他想要的“河神”,与其花了钱做个粗糙敷衍的成品,还不如再等时机。

  这一等就是两年多,但这期间《河神》项目并没有停,剧本的改编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几个年轻的编剧最大的工作,就是在小说原著基础上为了影视化做增减和翔实资料升级。

郭得友郭得友

  在现在呈现的故事里,男主角郭得友从原著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成了一头个性辫子头的帅气青年,以及设立了几个性格鲜明人设有特点的年轻伙伴,和一个环环相扣的冒险破案故事,使得整个故事的人设更饱满,内容情节更加反转和烧脑。

  “编剧团队为了匹配一整套故事,尝试了很多方向,做了很多努力”,陶昆对这个打磨了两年的剧本非常有信心,他还对剧本做了一些业内测试,看过的人大多反馈良好,“起码这个剧本是有搞头的”,他说。

  甚至在还没确定开机之前,就花了二十几万请了人做了一套气氛概念图,大到村庄、大洪水,细到码头和上百具浮尸如何呈现,“我们不可能让创作团队的每个人都回去读小说,本身故事也很散。”陶昆解释了这道工序的必要性:有了统一的世界观和固定的审美标准,“河神”中的暗黑地下世界有了大致的雏形。而事实上,统一的审美、扎实的故事剧本、以及贴近受众心理的人设,都是如今被市场证实的《河神》的特有优点。

  在基础工作断续进行的过程中,工夫旗下的幕后大拿们都对这项目给予过“特殊关照”。据陶昆透露,不管是陈国富导演,程孝泽导演、还是金哲勇导演、汪启楠监制,一直都是他们在领着剧本往前走。

  但尽管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电影导演,工夫却将《河神》交到了田里导演的手上。这个85后导演此前并没有电视剧拍摄经验,作品表上亦只有几部小成本电影。陶昆表示,之所以挑中田里团队,是看到了此前田里在临时接拍小成本恐怖电影《还魂》中的团队执行力,“这么年轻的导演,如果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团队,那至少证明了他的情商、领导力、执行力。”对于启用新导演他也有站在制作方的考量,“你一个年轻导演如果我还要给你配所有的摄影师、各种工作人员,难道你拎包入住啊?我觉得我们没必要那么累,这个是我们当时选择他们最重要的原因。”

郭得友“点烟辩冤”郭得友“点烟辩冤”

  在看完田里团队的提报后,更加确定了他的想法。在田里给出的拍摄方案里,已经具体到他们想要把“点烟辩冤”处理成类似于《神探夏洛克》似的思维宫殿似的异度空间,成片中不少“风格化”呈现,从最开始的提报里就已经有了。“他们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有这样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专业科班出身的能力。”

  打磨基础的过程中,《河神》的基本面貌也有了越来越明晰的定位。“一是不会有大明星,还有就是要相对比较高的制作费。”

  在野蛮的生长期,网剧也大致分化出了两条发展路线,一边是以“低成本”、“粗制滥造”、“题材猎奇非主流”为噱头,从吐槽中收获关注度,无论是《太子妃升职记》还是最近在网络上走红的《双世宠妃》,走的都是“以小搏大”、“口碑黑红”的逆袭。而另一方面则是IP概念逐渐兴起,网剧规模、耗资也日益壮大,高投资和李易峰[微博]、陈伟霆[微博]等新生代流量的加盟,为网剧吸引年轻用户提供了量身定制。

  需要有大成本的投入却没有流量明星的加持,陶昆提出的理念遭到了不少质疑的反馈,“好多人跟我说,你丫疯了吧!”陶昆回忆到。

  抱着没有平台愿意,自己掏钱也要做下去的决心,在和一轮视频平台聊完后,《河神》这个项目最终落户爱奇艺,甚至在几番博弈之后,爱奇艺将《河神》项目提升到了S级, 此前有媒体报道指出整个《河神》的制作费用和投资成本过亿,将这样的一个大项目交给一个新导演团队,除了陶昆自己担任出品人,还有担任监制的汪启楠的保驾护航,而且据陶昆透露,剧本,拍摄方案以及拍完的素材和剪辑最后定稿,陈国富导演都要过一遍。

  “田里他们团队是发挥了很多想象力,包括现在的片头,说书方式的前情回顾,包括摄影风格、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陶昆解释了这个模式的具体分工,“而我们要做的是明确他跨出的那个步子和以及尺度的问题,也就是确保基本动作不走形的前提下,让他们去创新”。

  有经验的监制和制作人负责大方向和尺度的把控,具体拍摄部分则让年轻人去信马由缰,这是从一开始就确定好的拍摄方向。

  田里在采访中提到,汪启楠监制会在现场亲自教授改台词大法。而陶昆也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在拍摄的时候,田里有时候会觉得台词太多,他想要通过行动而不是说台词来表现故事,但这执行起来却会有问题,“如果你不想故事只用台词说明白的话,你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拍行动。”陶昆解释,事实上《河神》剧组已经花了超出一般电视剧一倍的时间来拍摄。“第一要确定的事,就是观众能不能看懂,能不能理解,这不是电影,不是在电影院强制观众去看,所以情节连接度要很迅速很直接”,这在他看来是需要由经验去判断的。

新人阵容新人阵容

  目前市场流行的ip剧搭配流量小生的标配模式,《河神》在演员配置上并非如此。剧中4位主角大多都是新鲜面孔,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李现在这之前也仅有两部网剧和一部小众文艺电影的主演经历。但《河神》的大热,李现的粉丝和人气暴涨,而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河神》的大热,李现的片酬暴涨几十倍,已经达到了千万水平。

  之所以启用新人而非流量型演员,陶昆笑言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当初有那个能力我还是很想的。但是要符合项目的制作规划,比如要拍这么多天,每天不计较工作小时,要下水,前面需要有两个多月的训练,还要围读剧本,这些他能不能配合?这一切就构成了我们大家能不能达成合作的可能性。”相比人气高但片酬屡破天价的流量演员,“李现当时确实算便宜且配合”陶昆表示。

  演员片酬成本的压缩,使得投资预算被实打实的用到了制作上。剧中医院里打“丧尸”的一场戏,整整拍了7天。光是群众演员拍摄坠落的那个镜头,就同时用了几十根威压。

  “121天拍摄,四次工作到午夜以后;纯水下拍摄12天;1750个小时工作,相当于不眠不休拍了73天;单次出工最长30小时,单场最高200个镜头;前后400多人剧组,112个演员;夏秋冬三季,象山、上海、宜兴、海口四地转场拍摄了160多个场景。飞到200米高空航拍,潜到6米池底承受耳压,去了首次开放剧组使用的海南基地,进了已经形成上亿年的地下溶洞,打戏、水戏、吻戏、床戏拍个遍……”导演田里曾发了一条微博,详细记述了《河神》拍摄期间的数据记录。24集的网剧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拍摄,动用规模如此庞大的摄制团队和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在网剧领域并不多见。

  但在陶昆看来,如果按照他的标准去衡量,《河神》还有很多瑕疵,“你要在现场看,其实还挺露怯的。”比如他始终觉得剧中的道具做的不够完美,“但民国戏很难拍,它不是古装戏道具,制作好就好,民国的很多东西都是不久之前实在存在的,你去谷歌一下连牌子都还在,这种准确可考的道具,很难完美还原那种质感。”于是在拍摄现场,制作团队的另一个工作就是努力藏拙,“我在现场探班时都是唉声叹气的,陈导一开始每天还在现场坐在那看,但用拍了这么多年电影的眼睛,发现满眼都是不爽的,后来就消失了。”

  “既然要做就是要投入,这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一个东西应该要花多少钱,它就是要花多少钱。可能其他公司有花很少钱可以把它作成的秘诀。但是在我们这儿,我们只会干一件事儿,就是花很多钱把它做完,但当然就会少赚一些。”陶昆坦言,工夫在制作上的追求并不那么“精明”,甚至有些“较真”。

  从剧本到导演监制配合再到制作以及细节上的全线布控和质量上的全面把关,或许才是成就《河神》高口碑的关键。

  传统电影公司的“触网”之路

  在《河神》之前,工夫影业的主要业务还是在擅长的电影领域,但进入互联网领域在陶昆看来是顺时势而为的必然,“互联网就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生产内容的人,你一定是要跟这个时代的进步一起脉动的。时代走到那了,新兴的互联网内容就是有商业价值在,这个毋庸置疑的。”而另一个吸引工夫投身网剧市场的原因还因为互联网在内容创作上的宽容,网络平台没有时段和时间限制,尺度题材相对宽容。而互联网上观众对于内容的直接反馈,在他看来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空间。“一个新兴的媒体,它就会有巨大的生命力,会给予你内容的生命力。”

  网剧经过短短几年间的发展,各种类型题材的网剧频出,出爆款和推新能力日渐成熟,网剧再也不是低端的代名词。而随着网剧市场的壮大,不少传统内容创作者、明星艺人也开始入场,甚至是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进军并不熟悉的网剧领域。

《鬼吹灯之黄皮子坟》海报《鬼吹灯之黄皮子坟》海报

  管虎带着团队拉来了阮经天[微博]拍了《鬼吹灯之黄皮子坟》,陈可辛、王家卫公开表示已经有拍摄网剧的计划,如今工夫影业旗下也有了闲工夫、工夫真言和工夫小戏三家子公司,致力于网剧的开发。闲工夫正是由打造了《河神》的田里团队组建,他们已经有计划开发《河神》的番外网大。而工夫真言接下来开发的网剧《妖精管理局》则是工夫影业制作的电影《二代妖精》的衍生网剧。

  对于电影领域里新鲜军的加入,《河神》的“触网”成功或许有借鉴可参考。

  在和这些视频平台打交道前,陶昆对于网剧市场并不熟悉,甚至连一些基本术语都没听过。刚开始他会怀疑互联网平台是否会为《河神》这样一部“成本高又没明星”的网剧买单,当爱奇艺进入并把这个项目列入头部项目之后,他甚至不知道所谓的“头部”是什么概念,并担心这样一部剧会不会给“烧钱做剧”视频网站带来“失利”的麻烦。这一次也是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是网剧也有所谓的暑期档大战,而“拉新指标”、“中插广告”、“点击量”也都是在《河神》制作的过程中边制作边学会的新名词。

  这是这家传统电影公司的第一次触网,过程懵懂且谨慎。相对于回报更高但同样风险更高的分红模式,工夫影业和爱奇艺选择的仍是传统的定制银货两讫模式。“它的数据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甚至我有可能分不到钱,那我还是选择最保守的。”他解释如此选择的原因,“可能将来有一天平台新规出来了,可以分好多钱了,那我就一定也会做,但是要有成功的先例,我不想做那第一个。”

  《河神》刚开播的时候,奉行的是一周2集的更新频率,当时陶昆对这个模式还深以为然“我就觉得很牛啊,人家美剧是一周一更,至少我们达到了人家二分之一呗。”但这样的模式试行了两周后,却因为不能提高观众黏度,而改用为“一周四更”,“中国观众跟美国观众不一样,因为他是按月充会员,一周两更的话,本来是俩月能完的事儿让他充四个月,不爽。”这是陶昆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用户黏度和拉新率。“它不像电影,电影票房多少,成本多少,是可以换算出来的,场工都知道你赚不赚钱。但网剧,点击率的计算方式我也不知道它怎么来的,也没有能交叉验证的权威渠道,最终能转换成多少钱,我也不知道。那第一次我们就希望至少能做出一个好口碑,也就是说别丢人。”做网剧和工夫此前擅长的电影领域完全不同。

  不少拥趸评价《河神》不管是风格、节奏还是烧脑的剧情故事,都有电影的质感,并认为这是电影团队跨界拍网剧的优势所在。但陶昆却拒绝这个名词,“剧就是剧,电影就是电影。为什么要说一个剧好就是电影质感?不能泛泛的说电影就是有质感的,好多电影是烂电影,没质感。”尽管成绩不错,但他至今不觉得《河神》是个大片,也认为“拍成美剧质感就会成功”这一说法是个伪命题。“美剧在中国毕竟还是小众,一味的去模仿美剧肯定也是不现实,首先尺度也不可能嘛,如果说一个戏像美剧,就好像捧杀一道那也不一定”。

《双世宠妃》海报《双世宠妃》海报

  有时候“质感”并不是成功的制胜标准。在《河神》播出期间,同档期内有多部网剧共同厮杀,但令人意外的是,同样是电影团队班底打造,管虎导演拍摄的冒险题材网剧《黄皮子坟》在口碑上折戟沉沙。而一部既不是大投入没有大卡司,甚至在制作上没什么质感,甚至有些“粗糙”的玛丽苏古装偶像剧《双世宠妃》却意外走红。

  在陶昆看来,现在观众尤其是互联网上的年轻观众看剧类型多了,口味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而他认为电影制作团队进入网剧市场,不应该也不需要拔高和统一质量标准:“互联网有个最重要的品性,就是不要门槛,互联网代表就是自由,就让它优胜劣汰就好了,我觉得参差百态挺好的。现在不是说你拍的有质感,花了很多钱,制作精良,有大导演大演员,你就是标准了,今天不是那个时代了,你只能做自己所认定标准的事,但不能把你这个标准放之四海皆准。”他试着去看了几集《双世宠妃》,“虽然我不是它的受众,但我能明白大家看它的high点”。

  网络平台不像是电影院,想要留住随时会走的观众,“剧情还要建立在故事的强大设定上,你的情节,你的人物是否能站得住。”他统称之为“调性”,“每一个项目有自己的调性,《双世宠妃》如果搞成美轮美奂,大家会觉得没意思,因为观众愿意在里面找那个点:剧组穷啊,还能搞成这个样。但你选择了要做精良的调性,那你不能让人家说你五毛,你至少得六毛吧。”

  但调性并不好掌握,需要以经验去体察。有评论把《河神》的成功归结为尺度的胜利,因为这类猎奇志怪故事带来的新鲜感俘获观众,但这背后其实是工夫团队无数次的平衡和纠结。在相对宽容的表达自由,和本就微妙的审查尺度之下,如何把这个带点神怪色彩有点血腥味的暗黑调性故事做好,也是这群电影老炮接触互联网后面对的新课题。

  剧中那场医院里的“行尸走肉”场景,本还有另一个版本。因为陶昆看完第一版后觉得“不够嗨不够爽”,于是重拍了一个更血腥的版本,但纠结再三,最后还是用了原先的“干净版”。

  他坦言这是身为出品人最担心的部分,“创作上是导演编剧在把控,我最关注的是尺度,我们不能一味的标榜自己来炫技秀功夫。创作可以玩的很high,没问题,但你要不要去这么做?你图什么?我们还是有基本的底线,不是因为审查,而是观众的接受度。”而为了整个作品的调性,需要不停尝试和做选择,“你可能会白做,但你要去尝试做,做事情就一定要有这样的纠结”

  “我觉得工夫的基因里,一直就是国富说的每一个项目我们试图都要去证明一些什么事儿,不管是《画皮2》、《火锅英雄》、《寻龙诀》、《风声》,还是《河神》也一样,我们虽然懵懂,但也要试图去证明某些东西。你说在证明什么,我其实也说不清楚。就你要用你既有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去挑战或者去尝试,看观众能不能接受,那我们就知道还要接着干什么了,它就是去验证我们很多的对和错”他说。(顺发/文)

(责编:得得)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