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谢奕娟) 继推出电影版之后,《驴得水》的IP效应还在持续发酵,由于今年3月话剧版《驴得水》广州首演的票房实在太火爆,时隔半年,该剧应邀载誉重演。值得一提的是,《驴得水》的姊妹篇——《破阵子》也将登陆广州上演。与《驴得水》一样,《破阵子》将黑色幽默进行到极致,讽刺意味不亚于前者,始于荒诞而带来的爆笑,在剧末却留下令人揪心的感触与思考。
《驴得水》:IP效应持续发酵,将来会有外语版
早在电影版《驴得水》上映以前,广州的舞台剧迷其实早已听说有一部叫做《驴得水》的“神剧”,却百闻不得一见。因而今年3月,话剧版《驴得水》带着电影效应首度亮相广州,两场演出一票难求,一时刷爆朋友圈。虽然不少人已看过电影版,但透过话剧版“二刷”,依然可以刷出很多不同的感受,毕竟电影与话剧因表现载体的不同,在表演、对白、场景设置上都迥然不同。
细心的观众会留意到,话剧版有9个角色,而电影版增加了特派员秘书、特派员司机、警长三个角色。而在情节设计上也有很多差异,如电影版中,那首脍炙人口的插曲《我爱你》出现在张一曼与裴魁山一起剥大蒜准备晚餐时,张一曼用大蒜皮制造了一场“大蒜雨”,而出现在话剧里的则是一场“账本雨”——两人在一起撕账本,以隐瞒事实,似乎电影表现得更为“浪漫”。而给铁匠洗澡的一段,电影版直接切换到洗澡画面,话剧版却还有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洗澡水是“众筹”而来的,每人捐出一点,唯独裴魁山倒得最少,在铁匠鄙视下他才增加,让人感觉更为黑色幽默。
《驴得水》的舞美制作还原了民国时期的场景,人设与关系、灯光与音效和舞美也把观众们带回了多年前。虽然服装和道具与现代相差甚远,但不变的是对人性的剖析与拷问。它不露锋芒的尖刻和智慧的表达深入人心,是一部幽默中有酸楚,荒诞中有反思的作品。极端的情境凸显了人性的复杂,剧中荒诞不经的故事、黑色幽默的讽刺、尖锐不留情面的影射准确无误地戳中了观众的神经。
据悉,电影版上映之后,话剧版《驴得水》获得了来自全国很多城市的演出邀约,从今年1月开始就已经在37座城市演出了167场。该剧制作方至乐汇艺术总监孙恒海表示,“电影在院线放映之后,票房收入数据就已经永远地定格在那里。但是舞台演出的票房却是一个始终上升的增量”,因为一部剧可以演出很多年、很多场。目前,《驴得水》的话剧版即将开启全球授权,也许不久以后,会出现英文版、韩文版的《驴得水》。
《破阵子》:一承《驴得水》的“高级黑”
《破阵子》是戏剧团体“至乐汇”继《驴得水》之后推出的又一部荒诞喜剧作品,与《驴得水》《西洋景》共称为“黑色幽默三部曲”。该剧首演至今三年来获得颇好的口碑,今年5月新版在北京上演,周冬雨、papi酱等名人也出现在观演人群中。
《破阵子》将一个“懿范淑德”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置于辽宋时期的宏大背景下,以“抢妻”为叙述线索展开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的复杂矛盾。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宋辽边境,一个叫白虎荡的村落,一位性格直爽的传统女性,因早年丧夫、颇有姿色而被辽国的一个小卒觊觎,抢走为妻。小寡妇的公公以及白虎荡的村民恼羞成怒,几番营救,却不承想被辽国的繁华富庶所吸引,渐渐忘却了最初的意图,沉浸于优渥的物质生活中不愿归去……
“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以颇为铿锵的曲牌入题,借用历史的背景,演绎普通小民的悲怆人生,煎烤的都是人性,以及现代人不可挣脱的生存困境。历史背景设置赋予了《破阵子》慷慨悲壮的阳刚之气,而刘丹导演独有的女性意识关照,又给予全剧诸多柔情的表现,使得我们最终得以见到一部刚柔并济的具有现代性的古代题材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