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热拍 导演毛卫宁现实手法书写中医传奇

《老中医》热拍 导演毛卫宁现实手法书写中医传奇
2017年10月19日 16:18 新闻晨报

毛卫宁表示,团队会坚持以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拍摄,让观众在人物与时代的跌宕起伏中,找寻自己对中医与今天生活的理解。

  演员带着小字典随手查中医专业术语,无论爬墙还是长跪都亲力亲为,望闻问切都有顾问手把手指点……这是正在上海拍摄的电视剧《老中医》再平常不过的片场一幕。在多部口碑力作之后,导演毛卫宁[微博]与编剧高满堂再度联手,并请到陈宝国、冯远征[微博]、许晴[微博]等资深演员,投入到了这部聚焦传统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品中。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导演毛卫宁表示,团队会坚持以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拍摄,让观众在人物与时代的跌宕起伏中,找寻自己对中医与今天生活的理解。

  专业术语勤推敲

  这几年,医疗题材的影视剧层出不穷,但有关中医的几乎是空白。而正在上海拍摄的《老中医》,巧妙地以上世纪20至40年代间为背景,讲述了常州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在上海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故事。

  考虑到医学题材天然的专业性,此次《老中医》的主创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剧本创作阶段,编剧高满堂多次前往常州采访,保证剧中出现的药方有据可依。开机前,陈宝国、冯远征、曹可凡、陈月末等演员集体下生活,进行角色体验。拍摄过程中,剧组常备中医顾问现场指导,主演随身带着字典推敲用词用句,嚼烂吃透每一个专业术语,而场景中出现的药房布置、药方书写等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打磨。

  导演毛卫宁告诉记者,为了严谨地表现中医文化,演员们都非常认真,反复讨论、排演戏份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我们之前拍了一场中医治疗枪伤的戏,拍完第二天大家再商量,觉得虽然完成得不错,但还有不完美的地方,决定重新拍,从器械、药材、手术治疗过程都重新请顾问指点。”他坦言,中医行业特点鲜明、专业性更强,这就要求演员在技术方面的处理必须到位,“望闻问切,每一个手势都要慎重。”

  辩证客观写中医

  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现实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如今有关中医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信不信中医”的问题往往能引发颇为两极的答案。那么,《老中医》又如何处理这个复杂的话题?

  “对于《老中医》的片名,我是这样理解的,老是老派传承,中是中西融合,医是医者仁心。中医的精华和糟粕,我们会通过很多案例去表现,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还有一些靠江湖把式来忽悠老百姓的故事。”毛卫宁告诉记者,中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和普通的中国人息息相关,电视剧不会简单地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而会用辩证的方法客观地表现,用故事让观众感受今天中医与中国人的关系。

  当然,一代名医闯荡风云际会的大上海,《老中医》的故事自然也有其传奇性。对此,毛卫宁直言,《老中医》并非行业纪录片,而是大时代中个人命运的故事,“我们的主人公是中医,但他们有各自的喜怒哀乐,有命运的悲欢离合,这些也是将来观众最关注的。”他同时表示,将一以贯之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用当年中医的现实观照今天的生活,用生动的人物故事启发观众,“我始终认为,拍什么很重要,但怎么拍更重要,无论是什么题材,最终得有鲜明的人物以及曲折、感人的故事。”

  身体力行是常态

  有意思的是,比起作品题材更早引发关注的,是最近《老中医》剧组的一组花絮照片。在这些提前曝光的照片中,无论是陈宝国、冯远征、许晴等资深演员,还是陈月末、小斯琴高娃等年轻力量,实干精神令人动容,有时一些下跪的长镜头拍完,演员们几乎都站不起身。如此专业态度,让网友大赞“良心剧组”。

  “这实际上应该是拍戏的常态,只不过有些戏粗制滥造,有些演员投入不够,使用大量替身、背景抠图,成了不好的例子。”毛卫宁笑说,最近拍的一组戏份里,主演之一的冯远征趴在一堵高墙上演完长时间的戏份,“我们觉得行业依然有正面的声音,对我们来说,拍摄就是要按照影视创作的规律,演员就是要身体力行地去表演。”

  不仅如此,这个曾打造《平凡的世界》《爱人同志》 等口碑佳作的团队,在拍摄手法的创新上也丝毫没有松懈。毛卫宁兴奋地表示,《老中医》 使用了电影级别的COOKE镜头拍摄,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领先的,“据我所知,这种镜头更多用在好莱坞电影里,HBO、BBC等英美电视台也是最近一年才开始用来拍电视剧,它的特点是比较柔和,对光和要求更高,更精细。当然,它很贵,可能一般的剧组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但我们得到了投资方的支持,希望能有尽善尽美的效果传递给观众。”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