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历史传奇之名 古装言情之实

《那年花开月正圆》:历史传奇之名 古装言情之实
2017年11月01日 13:47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如果说《大宅门》是一幅历史、生活和人性的画卷,那么《那年花开月正圆》则更像是一部专为孙俪量身打造的古装偶像言情剧。

  周莹跟着养父闯荡江湖来到陕西泾阳的那一年,恰是清末洋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尽管国家内忧外患、官场腐蠹不堪,还是有一批有识之士希望能“师夷长技以制夷”,让这个国家富强起来。泾阳吴家富甲一方,与胡雪岩家族一样,是左宗棠的经济后盾,周莹嫁入吴家后,左宗棠病逝,吴家在朝中失去依仗,随着周莹丈夫和公公的死,吴家顷刻破败下来。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以这样的历史背景为女主人公周莹设置了人生困局:一个寡妇,不懂政治,也不懂时局,只能借助自己的商业天赋和从前在江湖上学来的处世之道。她如何力挽狂澜,整顿人心,重振吴家堡的经济?真实历史背景和女强人的人物设定,加之演员阵容可观,制作精致,给人以历史传奇剧的强烈期待,播出伊始,甚至有“女版《大宅门》”的评价。但仔细看下来,“历史”仅仅是背景板,并未深入参与叙事。如果说电视剧《大宅门》是一幅历史、生活和人性的画卷,那么《那年花开月正圆》则更像是一部专门为演员孙俪[微博]量身打造的古装偶像言情剧。

  周莹是全剧绝对核心,其人物设定可说是“不切实际的完美”。周莹一出场就具备现代意识,在被养父卖入沈家做丫鬟后,她认为自己和二少爷是平等的,还表示要自己做主婚事;她从小就见多识广,和洋人谈笑风生,甚至立志把生意做到海外。不仅如此,身为大当家的周莹还与风尘女子千红交好,带回家长住,并结拜为姐妹。对照《大宅门》中斯琴高娃饰演的二奶奶,同为女强人,却抵死不让儿子娶窑姐为妻——与“二奶奶”相比,周莹更像是一个从现代穿越回清末的人物。

  作为“玛丽苏”式人物,创作者为周莹配备了吴聘、沈星移、赵白石、图尔丹、王世均这5个暗恋或明恋她并助她成就致富大业的男性角色。比如,暗恋周莹的官员赵白石虽然嘴上挂着“澄清吏治”的理想,要在泾阳干一番大事,但观众却始终看不明白他要干的大事究竟是什么;他自始至终都围着周莹转,所言所为都是给周莹加戏。历史剧表现爱情本也无可厚非,但标榜展示秦商风范的作品本应着力讲述主人公如何奋起克服创业困境,然而从目前剧情看,周莹所遇到的大部分人生困境,都是靠爱着她的男人们帮忙解决的:沈星移三番五次救命、赵白石帮忙剿匪、图尔丹解决经济问题、王世均负责处理内部事务等等。一个弱女子在乱世飘摇中振兴家业之艰辛困难,犹如万丈悬崖上踩钢丝,却始终没有在剧中得以体现:在男人们的帮助下,创业太容易了,嗑着瓜子就把钱赚了。

  该剧的“玛丽苏”还在于,“事业”只是“爱情”的作料,创作者把营造周莹情感困局作为头等大事,也着实下了番苦功:与之相爱相亲的丈夫吴聘早亡,“寡妇”身份是那个时代周莹与其他男人之间的天然鸿沟。周莹后来倾心的仇家之子沈星移为毁掉“寡妇不能改嫁”的旧王朝而参加了革命党,但他“乱臣贼子”的身份又会把周莹带入新的困局。这一组人物关系造成的戏剧张力,可说是全剧最大看点。对那些抱有“历史传奇剧”期待的观众而言,他们十有八九会非常失望: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既看不到历史的厚重,也看不到人性的复杂,历史背景和生存困境都只为“大女主”情感故事服务,爱情最大,其他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那年花开月正圆》并非个案。近年的《武媚娘传奇》《芈月传》等“大女主”型电视剧都是这个套路:以弱势女性成功逆袭为故事线索,着重安排多线的浪漫爱情。这类作品本质是把“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男性欲望故事转换成女性视角,并通过真实历史背景和真实人物原型的故事设定增加真实感和代入感,从而满足一部分观众的虚幻想象。但这种借历史名义的操作往往引起另一部分观众的反感,尤其当这类作品以写实美学呈现的时候,就容易造成类型的混淆,并由此带来观众期待与作品功能的错配。那些冲着“清末秦商传奇”的名号和精良制作的品相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本来期待看到一部“女版《大宅门》”,没曾想误入“温柔乡里”,其失望可想而知。该剧从开播伊始备受期待到播出中途口碑崩坏,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借重历史的名义,自然要承受历史应有的重量,这本来也是公平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徐涂)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