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天》突破"娱乐剧"接地气 不负苍天不负农

《黄土高天》突破"娱乐剧"接地气 不负苍天不负农
2018年11月30日 10:21 北京青年报

《黄土高天》突破了"苦情剧",更突破了"娱乐剧"。在这些剧中,深层的历史机制成因往往被简单化处理,很难说是真正的“接地气”。

《黄土高天》 《黄土高天》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电视剧的主题创作中,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黄土高天》是一部难得的史诗性作品。剧作在40年时空中展现的陕北丰源村在执政党调整“三农”政策中获得“第二次解放”,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部由当代农民悲喜人生编织的命运交响曲,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不夸张地说,在近年来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三农”问题从来没有如这部剧一般给出理性的、深度的、故事化的呈现。它称得上是一部“不负苍天不负农”的良心剧。

  改革开放前,丰源村是陕北金水县多年的“红旗村”,尽管获得过无数荣誉,但村民却家无隔夜粮连饭也吃不饱。故事开头,为迎接上级调查组来村,老村支书天顺去找农委高主任借来些粮和馍发给各家各户,说好调查组离开时都要还回去。在心酸的现实面前,青年农民秦学安心中涌动着改变现实的激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了一趟安徽,发现那里由于搞了土地承包获得了粮食大丰收。他回到丰源村立马在二小队分田到户,不想却以“破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罪名被拘留。幸而很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给他松了绑……40年中,丰源村由于党的“三农”政策的调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丰源村穷村变富村,实现了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的小康目标。

  改编自报告文学《一号文件》的《黄土高天》在宏观的叙事中,突破了近年来我国农村题材创作多以农村伦理冲突和弱者命运为主要情节动力的“苦情剧”,更突破了其后的“娱乐剧”。在这些剧中,复杂的社会存在及深层的历史机制成因往往被简单化道德化处理,很难说是真正的“接地气”。《黄土高天》中既让观众看到了“黄土”,更让观众看到了“高天”下的黄土,对历史逻辑和现实的准确解读构成这部剧特有的品相。

  《黄土高天》有好故事,好人物。在《黄土高天》之前,尚没有像剧中秦学安这样的农村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践行者的完整人物形象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同时,《黄土高天》十分注意避免说教,努力以情述理。此外,“黄土味”的画面及董勇、王海燕[微博]、马少骅等一批知名艺术家对角色的出色演绎,使《黄土高天》终成荧屏上的一股清流,一部难得的农村现实题材新剧。(文/范咏戈)

(责编:得得)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热门搜索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