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王宛平:《甜蜜蜜》并不是单纯的苦情戏(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09:51  电视指南
王宛平:《甜蜜蜜》并不是单纯的苦情戏(组图)

电视剧《甜蜜蜜》剧照

王宛平:《甜蜜蜜》并不是单纯的苦情戏(组图)

电视剧《甜蜜蜜》邓超、孙俪剧照

王宛平:《甜蜜蜜》并不是单纯的苦情戏(组图)

编剧王宛平

  王宛平说,《甜蜜蜜》写的是一个撕心裂肺的故事,其中的激情与浪漫、残酷与忠贞,在自己写得过程中,自己就曾一度被感动。

  那个年代 弥漫着浪漫的革命理想主义

  《甜蜜蜜》已经不是王宛平第一次和高希希(blog)合作了,此前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 ,还有如今正在热拍的《纸醉金迷》等,都是这对黄金搭档倾情联手奉献给广大观众的电视剧精品。对于这部戏的定位,高希希说是一部苦情戏,王宛平认为《甜蜜蜜》中的感情戏确实很苦,但并不单纯地就是苦,“其实当初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只是想写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至于把这部戏定位为什么类型,当时并没想那么多,当然这部戏里有很多苦的地方,但就那个年代而言,还是有一种浪漫的革命理想主义弥漫其中。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对待感情的态度和现代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时的物质是匮乏了一些,但人们的内心是有信仰和追求的。”

  对于电视剧中的那个年代,王宛平坦言自己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创作《甜蜜蜜》的剧本时,出于真实还原那个年代人的精神特质和时代风貌的考虑,她还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对于描写那个时代的书,我买了很多,回家潜心阅读。创作一个优秀的故事是非常难的,在中途写作的过程中,我就有时候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了,碰到这种情况也是很着急。”而她解决这种难题的方法就是等待自己突然觉悟的那一刻再动笔。

  《甜蜜蜜》 还没达到我要表达的极致

  王宛平说,《甜蜜蜜》写的是一个撕心裂肺的故事,其中的激情与浪漫、残酷与忠贞,在自己写得过程中自己就曾一度被感动。完成这部作品,也完成了她一直以来想创作一个撕心裂肺的故事的心愿,许久以来,对于这种题材的偏爱,王宛平道出了缘由:“因为真正的爱就是那个样子的,现在人们对感情的态度越来越淡漠,我写这样一个故事也是想让现在的人做一个反思。就我个人而言,我的感情经历也很坎坷,所以我就特别想写这么一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思想和看法。”在讲到自己的“感情坎坷”时,王宛平的语调非常平静,随后她说:“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个状态,没有达到我想要表达的极致。”记者问她所说的极致是指什么时,她说是“撕心裂肺”的程度还不够,这个故事还可以更感人。

  此次,邓超(王宛平:《甜蜜蜜》并不是单纯的苦情戏(组图) blog)在《甜蜜蜜》中的表演获得了大多数观众的好评,王宛平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当初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就是量身为邓超写的,我觉得他给我的感觉特别符合那个时代雷雷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特质。在这部戏中他表现得也确实很出色,把他那个角色演绎得非常好。我上部戏《幸福像花儿一样》是为孙俪(王宛平:《甜蜜蜜》并不是单纯的苦情戏(组图))量身打造的;这部《甜蜜蜜》是为邓超量身打造的。他们两个人在戏中都表现得都不错,因为都是那个年代的戏,他们能把握得那么好也确实不易。”

  创作《甜蜜蜜》 相对自主一些

  如果仔细统计一下,王宛平和高希希合作的电视剧最多,除了和郑晓龙合作过一部《金婚》外,她和其他的导演并没有太多的合作。王宛平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性格:“我一般和外面没什么交往,性格比较自闭,交际能力很差,也就和高希希合作得比较多。当老师我真是选错了职业,我现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一般都是两眼看着天花板讲课,很少有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刚开始接编剧这样的工作时,还是史航给我牵的线。”在写《金婚》的时候,王宛平说:“当时是命题作文,形式和题目,都是郑晓龙导演他们出的题目,请我来写。”而到了甜蜜蜜,她说虽然故事大纲都是大家一起策划的,但在这部戏中,她还是在某种程度上真实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且高希希还给她讲了一些他在那个年代经历的一些事,这对王宛平的剧本创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王宛平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父母都是军人,在她很小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她就跟随父母过着频繁迁徙的生活。她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获硕士研究生学位,专业方向为戏剧理论与历史。除了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剧本外,她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论农村题材短篇小说》、《论战争题材文学两篇》、《解放军文艺》、《论契诃夫对曹禺的影响》等。

  一度成为 “婚姻问题的半个专家”

  2000年,她开始电视剧写作,此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剧本:《曼谷雨季》、《心灵风暴》、《天在上》、《我的泪珠儿》、《幸福像花儿一样》、《中国志愿者》、《新上海滩》等。在安顿的《绝对隐私》风靡中国书市的时候,婚姻问题好像成为了当时我们社会最为关注的现象之一,当时王宛平在杂志发表了很多情感纪实类文章,书商的嗅觉非常灵敏,主动找上门来,请她写一本关于中国人婚姻状态的书,王宛平为了把这本书做得真正有价值,有代表性,她走访了几十个家庭,深入被访者的内心,写出了《婚内婚外》这本书。

  这本书后来非常畅销,她当时也被称为中国“婚姻问题的半个专家”。从此以后,导演找她写剧本的时候,也把选题主要圈在了婚恋的这个框架内,可见早期的文学创作对她以后的人生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后来她的的关系被固定在了中央戏剧学院,据说她留下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学校正在分房子。在学校里她特立独行,行为跟其他的老师差别很大,那个时期的王宛平一身黑衣,戴着墨镜,“我当时那样做主要就是有点不自信,别的真的没什么。当时性格也比较内向,好像怕看别人的眼睛吧,那就戴上墨镜好了。” / 楚留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