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死后,福克斯又将推出《越狱》两小时特别篇《最后一越》,揭晓迈克的死因——莎拉因杀人罪被政府判处25年徒刑关到一处女子监狱中,迈克为救她做出了过激行为,该特别篇将于5月24日、27日分别在以色列、英国播出。届时,《越狱》将结束为期4年的播出。
“越狱——逃亡——再越狱——拯救‘国家宝藏’不落敌手”,这就是美剧《越狱》四年来所走过的历程。2005年8月29日,《越狱》在美亮相,如股票的牛市飘红一般,真真切切地高开了一把。同年,这部题材新颖的电视剧借助网络,开始了它的“隐秘流行”,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并一路高歌猛进。《越狱》迷对于剧集的忠实程度简直可以让美国观众汗颜,业内人士指出,《越狱》在国内的火爆,应该感谢网络,但本报记者认为,用“题材新、智商高、米勒帅”来概括《越狱》在我国的风靡似乎并不全面。《越狱》大结局播出后,除了粉丝们的“缅怀”之外,留给我国电视剧领域的思考也呼之欲出。
美剧用了四年,从大洋彼岸“越狱”到中国,而我国的电视剧何时才能如此轰轰烈烈,确实值得深思。今日起,本报将推出《越狱》系列专题,记者在盘点《越狱》缘何走俏我国的同时,也将对《越狱》冲击下的中国电视剧市场作出一番讨论。 记者 张少宣
趋之若鹜之一 信念
单纯提起“越狱”这个词,我们通常都会将其定义为“不法之徒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而在美剧《越狱》中,这一社会违法乱纪现象,却感动着每一个剧迷,因为两个字——信念。虽然记者本人称不上是《越狱》的粉丝,但看到迈克墓志铭上的那句“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时,所有关于《越狱》的记忆顿时释然。抱着不同目的越狱的人,甚至是那些大反派们在《越狱》中无不向我们诠释着信念的力量,迈克坚信“一定要逃出去”,当他对着同伴说“Never give up”时,这一刻有一种人性的东西在闪光。而当黑社会老大约翰面对成群的FBI轻蔑地说出那句“I kneel only to god,but I don't see him here”,那绽开在他身上的大片血花和他手中掉落的十字架,都让人不由得佩服这个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活的男人。《越狱》让观众看到了信念给予每个人的无穷力量,这种力量折射出一种精神叫做坚持。
趋之若鹜之二 纯粹
不少观众认为,《越狱》中最有个性的一个人其实是T-BAG。没错,这是个十足的恶棍,见风使舵、心狠手辣、贪婪、自私,甚至虐童。在《越狱》中,T-BAG就像是一个贴着“坏蛋”标签的符号,让人厌恶至极。然而《越狱》并没有让T-BAG坏得毫无理由,他也曾遇到过真爱,当他正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他却进了监狱,这让他所有的美好都化为了泡影。挚爱的女人不能原谅他,在监狱中生存,比的是谁更无耻而非更善良。不同环境里有着不同的生存之道,所以T-BAG用纯粹的坏来求得生存。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只不过有的人将其隐藏了起来。
在《越狱》的贴吧里,记者发现,已有不少粉丝发出,“如果我们是T-BAG,我们会怎样做”的帖子,我们会为了不伤害别人拱手将来之不易的自由放弃吗?T-BAG的结局是回归监狱,在本报记者看来,他也必须回归监狱。故事的结尾,当画面回到福克斯河那熟悉的草地上时,T-BAG抬头仰望天空的镜头逐渐拉远,也许他也看到了自己命运的尽头。不得不说,T-BAG的存在,更能引发人们对自我的反思,在反思中更加正视自己,珍惜生活。
趋之若鹜之三 追寻
参与迈克“越狱小分队”的成员目的不同,但在这些人心中却有着相同的东西——梦想。如苏克雷,那种对于爱情的坚持与付出,当最后一刻画面切换到他怀抱着自己的小女儿时,不少观众都会想起了那个被称为“疯子”的哈威尔,他对一幅荷兰油画一见钟情,他说:“我要去荷兰。”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珂德,不同的是,哈威尔是在用梦想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杀了虐待女儿的父亲,哈威尔被马宏发现,在高高的井架上,他说“我只想走,现在就走”。纵身一跃,像在飞翔,没有一点恐惧。他选择了纯净的荷兰旷野,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哈威尔眼前便是那幅荷兰的油画。
《越狱》之所以让不少国内观众为之痴迷,就是因为剧中渗透出来的“追寻”的含义,不仅仅是一环套一环的剧情,还有这群人的执著。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经历了第一年的辉煌,《越狱》在美国国内的收视情况却遭遇了高开低走的尴尬,这究竟又是什么造成的?明日,本报将继续推出《越狱》质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