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徐静蕾:对才女称号不屑一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0:37 新京报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月13日公映

  对话人物:徐静蕾、本报记者张文伯

  对话地点:东京CapitolHotel

  今年的“情人节”对电影产业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个商机耀眼的黄金档期,从稍早一点的《美人依旧》,到安排在同天上映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情人结》、《鸳鸯蝴蝶》,再到紧跟在其后的《孔雀》……各大导演纷纷挽袖上阵,挤得不亦乐乎,就是为了占领住这个商业气息浓厚的节日档期。

  在演员阵容中,从前的“四小花旦”(尽管她们现在谁也不肯再被冠上这个称号)几乎全体出动:徐静蕾、周迅、赵薇(章子怡的《茉莉花开》没赶上这趟车),还有《孔雀》中的新人张静初。让我们看看,这些面容姣好,在票房上有着特别号召力的女星将以怎样的状态出现在未来的银幕上?

  我关心“人”,我自己拍的电影纯粹是讲人的

  新京报:看了《我和爸爸》(简称《爸爸》)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简称《来信》),我感到你的作品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的关注。

  徐静蕾:对。我关心人,我愿意看到人真实的东西,因为人在现实中被包装得太厉害了,看不到本质,而我想看人的内心。也许我比较狭窄,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没有对人的关注度高。比如我和朋友出去拍照,我就喜欢拍人,不喜欢拍风景,即使是拍,也是带人文色彩的风景。所以我自己拍电影纯粹就是讲人的,所谓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也是被人带出来的,而不是在人之上的。

  新京报:《来信》是你的第二部作品,从演员转到导演,觉得和其他导演有什么不同?

  徐静蕾:我跟陆川他们不一样,我以前没有拍过任何东西,MTV没拍过,短片没拍过,副导演没做过,场记没做过……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我只熟悉演员这个环节。

  我比较自己的两部片子,从人性思考的角度来看,《爸爸》是胜过《来信》的;从技巧上比较,《来信》显然更成熟,它比《爸爸》更商业,观众面大很多。通过《爸爸》的拍摄和后期的学习,我现在的创作更自由,没有像拍《爸爸》时给自己很多限制。

  当初盲目自信,后来非常痛苦的自我怀疑

  新京报:现在回头再看,当初是什么鼓舞你开始拍电影?

  徐静蕾:可能是盲目自信吧。我当时好像是说拍电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真到了现场我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东西都是我不懂的。

  就像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开始臭美,自己做衣服,现学的裁剪缝纫,还就做成了;包括做饭也一样,人家说难,我没觉得。我觉得拍电影和做衣服和做饭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只有好不好的分别。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经常被非常简单的技术细节压倒。

  新京报:不可否认的是你在导演这个位置上成熟得非常快。

  徐静蕾:可是和这种成熟相伴的是非常痛苦的自我怀疑。我很不自信,总在找缺点,这是我自己的一个障碍;在拍摄过程中我不断自我怀疑,甚至拍完了以后我都不敢看自己的电影,在我眼里整部片子全是问题。我在西班牙看了一遍,觉得深受打击,到了东京电影节放了两场我都没敢看……有些朋友出来祝贺我说拍得不错,我就觉得他们骗我呢,我始终被这种完全不自信的心理所控制。

  新京报:但是一个可以看到自己缺点的人往往最容易进步。

  徐静蕾:我也会跟自己这么说,人看到缺点才能进步。我相信自己做导演比做演员更有成绩,一部影片的好坏往往只跟导演有关系,导演应该承担所有的责任,在这个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我就会去思考,解决问题。我相信下一部戏还会进步。

  新京报: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又挺自信的?

  徐静蕾:我说自己不自信,但也有一个非常大的自信,就是我做一件事绝对不会做不好。我做一顿饭也好,缝一件衣服也好,绝对不会给做差了,最差也是中等。我自己的问题是缺乏耐心,它会抑制我的想象力,偶尔想表达,最后又退回去了。我从小受的是挫折教育,不是鼓励性的,中国人经常被否定,很多人都是这样的,父母不会说这孩子真聪明,你还有什么想法?接着干吧。

  才女?我真有才的地方你们还没看出来呢!

  新京报:《来信》在海外拿了奖,《爸爸》还让你获得了导演协会的青年导演奖提名,你现在有没有想过,将来做导演是不是也能像做演员那样成功?

  徐静蕾:我做演员的时候,心里是有期待的。最早拍《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那会儿,老惦记着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自己克制不要这么想,但是心里还是盼望这件事情的。

  当我做过这么多年的演员,知道了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停滞不前。现在我对自己做导演的要求就是,每一部作品都要有进步。不是说一下子就拿了奥斯卡———那样一定是负担,很多东西簇拥着你,一旦到了那种程度,你自己的期待值就会越来越高,会比较容易痛苦———相反,一步一个脚印,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我自己看到,在某一方面,《来信》比《爸爸》进步了,就知足了。

  新京报:好像很多人用“才女”形容你,这个称号不是乱叫的吧。

  徐静蕾:人家说徐静蕾是个“才女”———会写字儿就是才女啊?我真有才的地方你们还没看出来呢!我心里对于这种“才女”的说法不屑一顾。我身边有太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了,我这点算什么啊———不是说我没才华,而是真正的才华没有显示出来。你们看吧,我还不止这一两部呢,这才到哪儿啊,可能我自己真正发挥的东西只有30%,还有更大的潜能得经过学习和实践去发挥。

  我对自己在《来信》中的表演相对满意

  新京报:《来信》的台前幕后有不少大腕,像姜文、李屏宾(摄影)。跟他们相比你只能算是小字辈,合作顺利吗?

  徐静蕾:姜文拍到一半的时候有次跟我聊天。他打了一个比方,你做导演拍戏好比请我们吃饭,你是做东的人,应该对我们所有的客人都很热情,特别好,可是你为什么对我们不那么好呢?

  对我,对李屏宾老师都不好。

  我被说得一愣,太吃惊了,心里特别不适应。(为什么不好?)我不会鼓励别人,我不会说李屏宾老师,您拍得真好!我最多说,李老师您真棒!可是我不能天天说这种话啊。姜文的话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一个人不管多成功,他都是像孩子一样需要鼓励的,尽管他已经了不起,但是他还是需要导演的鼓励。

  新京报:你对自己的表演满意吗?

  徐静蕾:我对自己的表演相对满意,第一部电影《我和爸爸》里面那个女孩就是我自己,是真正的本色;而这次《来信》是演另外一个人,在性格上更开朗一些,爱表达一些,角色分三个年龄段,我自己演第二和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很吃力,因为那个阶段的角色比我实际年龄小不少,往小了演很傻,往大了演不让人信服,每次拍第二阶段前晚压力特别大,总觉得自己不能胜任。我更喜欢第三阶段。

  本报记者张文伯

  采访手记

  徐静蕾是白羊座的,白羊的固执和坚持在她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的聊天中她多次提到这个让她自己又爱又恨的性格,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坚持让她获得了投资人的信任,用2000万元拍出了《来信》;固执让她错失了李屏宾、姜文这些老师的好建议,给影片留下了一些遗憾。

  不过,固执的徐老师会成为一个好导演吗?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怀疑“徐静蕾导演”水分大于真实的能力,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动摇我的想法。徐老师说了,这才哪到哪啊,她现在的东西只有30%,还有更大的潜能,等着经过学习和实践发挥出来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编剧/导演:徐静蕾

  摄影指导:李屏宾

  主演:徐静蕾姜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爱情著作,讲述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说的是一个缠绵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两人有短暂的结合,而后她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010-63190000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