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央视摄制组文化街过“小年”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08:23 天津日报

  冯骥才敬一丹对话天津年俗文化周凡恺

  敬一丹和冯骥才现场主持本报记者傅桂钢摄

  本报讯(记者周凡恺)昨天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儿。古文化街宫前广场及宫南宫北大街,已挂满了大红灯笼和吊钱,戏楼上丝竹声声,楼下人头攒动,一派喜庆景象。中央电视
台“一年又一年”剧组冒着寒风,在这里拍摄天津独特的年俗文化,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冯骥才就此问题与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进行了对话,这档节目将在大年三十儿央视春节晚会之前播出。

  昨天一大早,央视的摄制组就在古文化街忙碌起来。剧组的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把“一年又一年”的外景地选在天津,是因为天津的年味儿在全国的所有大都市中是最浓的,比如天津至今没有禁止燃放鞭炮,让北京人都快羡慕死了。上午十点,冯骥才开始与敬一丹“逛街”。冯骥才详细地给敬一丹讲解着天津的风土人情和年俗。在宫前广场,一位母亲抱着一岁多的女儿,小闺女的手里举着一个刚刚捏好的面人儿孙悟空,满脸的喜气。敬一丹感慨地说,看到这种场景真是一种幸福。在一个又一个的剪纸摊前,冯骥才解释着天津剪纸及吊钱的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他举着一枚只有邮票大小的“福”字让敬一丹猜猜该贴在哪里?敬一丹一脸茫然,冯骥才说,天津的民俗文化最能主动地融入现代生活,这幅小“福”字,是贴在电脑、电视柜或者冰箱上的。还有那幅大吊钱上的字“喜居宝地”,充分地表现了天津人喜迁新居,愿望得到满足之后的喜悦之情。在现场书写春联的摊位,摊主对敬一丹说,他的春联,是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而书写的,谁家今年有何喜事,从他们要求写的春联上就可以体察到。应摊主之邀,冯骥才即兴挥毫写了一副春联:津门福安地,乙酉吉祥年。摊主十分高兴,送给敬一丹多副春联,并请他带给崔永元和白岩松各一份。

  谈到年俗文化,敬一丹不禁发问,在大都市中,天津的年味儿为何能得到延续和保持至今?天津人是否对年文化的内涵有着独到的理解?冯骥才说,首先,天津是一座充满生活激情和艺术情怀的城市,天津人对生活始终抱有非常实际的愿望和热情,对过年的要求也就更加强烈。其次,天津是座商埠城市,更需要人气,且天津历史悠久,在六百多年中,构建了民俗文化高度密集的体系,生命力非常顽强。再次,天津能够保持浓厚的年的氛围,是因为有天后宫这样一个地方,这个古老的年货市场是纯文化性的,在全国也只有在天津才能找到,我很为此骄傲,它对人们的精神和情感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另外天津也是出能人和民间绝活儿的城市,比如剪纸,年年都有新花样。至于敬一丹提出的很多年轻人已淡化了传统的新年,冯骥才则说,你年三十儿可以到天津来看一看,放鞭炮的多是年轻人。中国人是把年藏在心里的,不然就不会出现春运潮。年味显得淡了,是因为缺乏过年的载体。我们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年俗形式,老百姓们一些自发的文化行为,也应该得到支持。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