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市歌舞团艰辛探索市场路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09:29 重庆晚报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歌舞团得知这样一组数据:去年一年,歌舞团共完成演出场次210多场,观众人次100多万人,演出和培训等收入达330多万元,而在1998年,该团的年总收入只有50万元;现在该团职工的年均收入增加了180%。

  在一个拥有3千万人口的直辖市,上面的数据并不值得炫耀,但在一个市民文化消费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专业艺术院团又长期未与旧体制“断奶”、习惯由
政府包养的重庆,能跨出这一步又是何等的不易。

  去年9月,歌舞团被宣布为专业艺术院团改制试点单位。到目前为止,虽然市文化体制改革相关部门仍在慎重修改方案,但其实早在2000年,歌舞团就开始了走向市场的探索之路——演员管理灵活而又严格

  歌舞团的演员以前基本上都是自己培养。培养出来之后,团就要长期把这些演员养起。自2000年起,歌舞团对演员管理大刀阔斧改革。除了自己培养演员外,更多是引进各大艺术院校毕业生,并实行签约制。另外,歌舞团还有意走目前影视公司“以剧签约”的路线,即用签约的方式引进团外演员打造剧目。这是其灵活的一面。另一方面,歌舞团通过严格的考勤、考评等制度,对演员进行严格管理,调动演员的创造和演出激情。工资分配内部考级

  为了鼓励演员们的积极性,歌舞团2000年开始就打破了以往以国家评定的职称论工资的办法,而是实行每年一次的内部考级制。通过歌舞团的演员内部分5个级别,1级为最高。1级和5级之间每月工资差别近千元。为了保证考评的公正性,评委全部来自其他地方的其他院团。因为每年都有新的排列组合,这就让暂时落后的演员有了奋起直追的动力,也让暂时领先的演员时刻有危机感。据了解,这在全国院团中都走在了前列。剧目创作引进投资

  院团原来的创作模式基本上是这样的:政府拨款,剧团创作弘扬主旋律的剧目,创作完成、尤其是获奖过后,作品就束之高阁,完全不担心市场。但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院团也不得不依靠演出收入来维持院团的生存和发展。在剧目投资上,歌舞团也有意尝试目前有些地方的院团的做法:即引进投资、和企业共同打造剧目,承担市场风险。在剧目的风格上,歌舞团也从原来的民俗民间逐渐融入一些现代元素。比如歌舞团新排的大型歌舞音画《我们的山歌唱不完》,就将考虑到现代人的口味,改为以歌为主,并加入很多时尚元素。

  记者 康延芳网络编辑:王敏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