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照 片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09:24 金羊网-新快报

  邹志渭

  作为工业时代最为骄傲的特征,效率最终还是被稀释在价值观的变迁上。这一点也体现在照相机的身上,从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摄走灵魂的妖术到现在所有摄影器材都“傻瓜化”设计,时间并不漫长。艺术评论家都喜欢以“绘画展现了被绘者真实的灵魂”来称赞一幅优秀的人物肖像画,但是反过头来,他们却害怕照相机直接的“灵魂摄取”,究其原因,还是
机械文明的仪式感让长期处于直接的农业逻辑一下无法理解:面对一面空洞的镜子,然后烟火闪灭,自己就会出现在浸渍在暗房里的一张纸上,这个过程的神秘开始超越了大众的理解力,从此之后,人们开始对技术的陌生将越来越深。

  但这个话题显然无法继续,因为这样不够有趣。照片具备了两个特征:一种是足够迅速,一种是足够逼真。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在于,对于自我的保存因为照相机的普及显得极为容易,人们不需要钻研绘术,而只要指关节稍微灵活到可以摁下快门,这种复制就能够完成。为此苏珊·桑塔格认为摄影成了现代家庭的一种普遍仪式。人们以此捕捉生活的瞬间,并造成一种虚空的控制欲。

  在一个市民价值衡量体系里,现在的照片就像是塑料制品的地位一样,它因过于普遍而贬值。想想当年的伦伯朗吧,他一辈子画了一堆自画像。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说:“个人肖像———包括画家的自画像———是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传统的突出贡献之一。”我不明白,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因为自画像的对象是人就算是人文主义,或者说画家把画布当镜子很人文主义。我不能说他是一个自恋狂,而觉得换了现在,这些自画像压根不算什么,刘德华的照片数量是伦伯朗无法想象的,但伦伯朗是一个伟大的画家,刘德华的摄影师却不是。我这样说想表达什么呢?现在伟大的画家,画的都是莫名其妙的人,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不是摄影往绘画方面的变相返祖?

  嗯,还是无趣。对于普通人来说,许多人认为照片可以留住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女人总喜欢镜子与照相的原因。翻开众多内容中有我的照片,我觉得这种看法十分扯淡。单张照片也许一个瞬间,但一个照片序列却会成为时间迁徙的一串注脚,你大可以在一张张的翻阅中察觉到自己逐渐的衰老,数一数今年的照片上皱纹比去年,到底多了几根。

  最后,对这样一篇无趣的专栏我感到十分抱歉,因为工业时代让人困惑的另一个地方在于:写专栏的效率,至今远远不及照相机。

  (紫/编制)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