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哥特时代的法国古艺术和新艺术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20日01:38 京华时报

  作者: 李峥来源:

  1163年,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开始兴建,历史上最早的流派———巴黎圣母院乐派随之形成。此乐派开创了早期复调形式孔杜克图斯(Con?鄄ductus),并将更早的复调形式奥尔加农(Organum)的结构加以完善。两种复调形式很简单,前者以世俗歌曲或者作曲家自创旋律为基础,加一个声部;后者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基础,加一到三个声部。

  圣母院乐派最重要的人物是莱昂宁(Leonin,约1159-约1201)和佩罗坦(Per?鄄otin,约1160-1240),所作奥尔加农和孔杜克图斯带有中世纪所特有的世俗味道,有些以钟铃或固定式管风琴做简单伴奏。14世纪初的音乐著述家通常将包括圣母院乐派在内的13世纪复调风格称为“古艺术”,以此来与新时代复调风格相区别。

  马肖(Machaut,约1300-1377)是“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他生活在封建体制开始解体的变革时代,新的艺术观和美学概念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造就了其简朴而直率的风格。所作四声部《圣母弥撒曲》是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复调弥撒曲,旋律古朴迷人,包括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5部分。马肖去世后,“新艺术”宣告结束。

  15世纪初,伯艮第(Bour?鄄gone)宫廷中的音乐家们形成了著名的伯艮第乐派,并开始尝试抛开复杂对位技巧,采用明确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倾力于世俗音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佛兰芒乐派奠定了基础。班舒瓦(Binchois,约1400-1460)是这一乐派的重要成员,他创作了许多世俗尚松(Chanson),曲调优美,词句巧妙,往往以竖笛和琉特琴伴奏。

  与之同时代的迪费(Du?鄄fay,约1400-1474)成为佛兰芒乐派的先驱者,他是一位抒情大师,发展了一种美妙柔和的音乐语言。《“面色苍白”弥撒曲》是他最杰出的作品,采用叙事歌《如果我的面色是苍白的》作为弥撒曲的基础,其音乐洋溢着生机,丰满而富于变化,充满人性的光辉。通过这一作品,迪费完成了音乐风格从哥特到文艺复兴的转变。(李峥)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