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川话POP整装待发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20日05: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四川有刘德一、李伯清、沈伐等众多方言笑星,散打评书、方言剧曾红极一时,不过,大众川话艺术一直未能像赵本山所代表的东北话一样走向全国。然而去年,川话艺人廖健、“牙尖帮”“三轮兄弟”等异军突起,给冷清多时的四川方言艺术注入了活力。

  在没有电台打榜和唱片公司包装、炒作的情况下,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和网络的“魔力”,“牙尖帮”将川话歪唱从网上火到网下;而李伯清弟子廖健的新散打和川话歌曲更是街传巷闻、家喻户晓。这些川话艺人的经历都有些“传奇”,在成名之前有的是演员、主持人,有的是高速公路收费员、服装店营业员、银行职员;成名之后,则出川话专辑、开演唱会、签约唱片公司,忙得不亦乐乎。川话音乐专辑的特殊品质以及它的成功吸引了外地唱片公司入川,抢购这一“绩优股”,更发誓将川话打造得像东北话一样妇孺皆知。

  实力检阅

  No.1廖健:川话散打也“摇滚”

  某俱乐部副经理、第二届巴蜀笑星、散打评书人、演员、主持人……拥有众多头衔的李伯清的弟子廖健一年来可谓人气飙升。去年,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的廖健推出川话R&B音乐散打评书《时事播报乱劈柴》,自己写歌词,自己作曲,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该专辑继承了李伯清散打评书的优点,并加入RAP、爵士、摇滚元素,让人耳目一新。“我的专辑两个月就卖了10万张,这是我自己从没想过的。所以我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推音乐散打评书第二集,这个版本将冲击全国市场。”

  9岁开始学习川剧的廖健,11岁进自贡市曲艺团唱歌。后来和刀郎组建了“手术刀”乐队,廖健当主唱,刀郎当键盘手。1997年,“手术刀”解散,廖健到重庆发展。1999年,电影《麻将棒棒手》的男一号赵亮因档期问题临时退出剧组,廖健成为男一号,结识李伯清、刘德一等笑星,后来师从李伯清学散打评书。

  No.2“牙尖帮”:只要“牙尖”就会流行

  一台能够正常运转的电脑,一套音乐编辑软件,一个可以出声的麦克风,就可以造就一夜成名的网络歌手。“牙尖帮”的成功就是这么简单。他们将流行音乐歌词“篡改”成市井生活故事,再用“川普”演唱。他们的作品在网上日点击率有时高达上千次,拥有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铁杆“粉丝”。“牙尖帮”帮主、高速公路收费员王飞介绍:“我的第一首四川方言作品是《传奇算你狠》。在歌中我把网络游戏《传奇》中的装备、人物、口头禅统统调侃了一番,顿时在《传奇》玩家中风行起来,并迅速蔓延。”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正是凭着这股冲劲,“牙尖帮”在网络上迅速成名,并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因为歌曲中穿插的一些所谓格调低下的字引来了争议。“大家给我们提缺点,证明我们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我们当然要改正。”而对于川话歌曲不易被外省听众接受一说,王飞表示:“方言的流传其实是没有障碍的。自我推出川普歌后,上海、武汉等地的网友都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模仿者跟随而来。曾有一位上海网友非要学川普,我只好通过电话一句一句地教他。”

  No.3“三轮兄弟”:新专辑创销售记录

  四川方言版《猫和老鼠》大获成功后,“假老练”万喜、“闷墩儿”陈利亚等尝到了甜头,两兄弟当即产生了出川话音乐专辑的心愿,还邀约同门师弟闵丹加入。由于知己知彼,他们配合得相当默契,专辑《市井百态串串香》销量一路飙升。

  成功路并非一帆风顺,闵丹向记者“诉苦”道:“我曾奔走全国各大娱乐场所,饿过肚子,有时连坐车回家的钱也没有。”万喜曾是餐厅管理员,回忆起第一次上舞台,他感叹:“第一次上台表演,我简直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观众嘘我,还用苹果砸我。虽说当时非常气愤,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感到快乐,因为从那以后,我的台风更好了,胆子也更大了。”

  据悉,《市井百态串串香》上市两个月来,就以12万张的销售总量创下四川销售纪录。然而专辑在外省的销量并不理想,据闵丹介绍,新专辑在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成绩和四川比起来有天壤之别。闵丹说,专辑在四川的销售量如此之高,是因为川话音乐专辑作为一种新颖的艺术方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出四川

  褒贬不一说“狼来”

  看着火爆的川话唱片市场,今年年初,在内地小有名气的星文唱片公司第一个进军四川,誓要在“四川方言”这锅粥里分得一杯羹。据悉,为了打响进军四川的第一炮,星文公司不仅在成都成立制作公司,还广邀廖健、杜九九等本土方言艺术家密谋川话战略,甚至出重金邀请梁茫、周迪、冯小波等川籍音乐人创作有关四川民俗民风的作品。然而对外来公司进军四川方言市场现象众说纷纭。

  赞成派

  李伯清:外来公司进入当然好,不仅能激活川话音乐市场,促进方言艺术的发展,还为我们进军全国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当然支持和欢迎。

  刘德一:我非常欢迎外来公司进来包装,但切忌粗制滥造,要多造精品才能出彩。

  沈伐:我本人相当支持,并且欢迎更多的外来公司来发掘我们的川话艺术。

  20中陈老师:廖健的歌平实、朗朗上口,很不错。“牙尖帮”的歌曲好听又押韵,而且这些歌曲反映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值得被外地公司推出。

  中间派

  廖健:外来公司进军川话市场,说明他们看到了川话有值得发掘的潜力。能不能得到外来公司的包装打造,我个人看得很淡,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满足了。我一直很羡慕赵本山将东北话在国内叫卖得这么火,四川话其实也非常幽默。

  反对派

  某大学艺术系杨老师:我不赞同外来公司的进入,四川有着这么多的精英和人才,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包装,而等着别人包装和开发呢?

  中行成都华西支行汪小姐:平常经常听同事说起“牙尖帮”,上网听了后,觉得“牙尖帮”的歌词低俗,在丑化四川形象,让人有些恶心。这样的作品再让外地人包装简直丢人。(记者王平平)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