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语文教学可否讲点楹联知识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08:56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顾咪咪实习生樊丽萍)国粹饰新春,墨宝润楹联。刚刚落幕的“2005年上海市‘金鸡报春’楹联创作大赛”中,共收到作品3千余幅,评选出金鸡奖46名,报春奖80名,优秀奖172名。但也有专家提出,作对联者年岁偏大,楹联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尽管不少民俗正逐渐远离都市人的生活,然而融文学与书法于一体的楹联并没有“过
时”,贴一副对联,讨一个口彩,图一个吉利,已经成为许多市民和商家的共同选择。且题材也从原来的福禄寿,不断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清以自修诚以自勉,敬而不息满而不盈”提高自我修养的,也有“大陆台湾海峡两岸携手同建桑梓,炎黄子孙神州一统并肩共盼团圆”祝福海峡两岸早日团圆的,还有“金鸡迎祥云,尊老爱幼夫妻相亲创温馨家庭;东风送瑞气,勤政为民党群同心建和谐社会”倡导和谐社会以及“万木逢春三山五岭皆吐翠,百花浔意万紫千红尽朝晖”歌颂大好形势的,等等。

  上海市楹联学会会长丁锡满说:“楹联形势好是因为它没有脱离人们的生活,不少都市人过节依旧少不了贴对联。”他介绍,不久前解放日报社、上海群众艺术馆和上海楹联学会联合举办向长宁区新华社区居民送春联活动,场面非常火爆,“现场请来了4个写春联的书法家,整整写了一个上午,连头都没有抬起来过”。楹联也得到了海外藏家的喜爱,旅美华人林东生近日汇出500美元,从沪上一家对联艺术馆购得嵌名联一幅。

  然而,喜忧参半。散发浓郁墨香的楹联虽已逐渐摆脱前些年几近被边缘化的冷遇,迎来“又一春”,但由于长期以来对传承民俗文化的忽视,对联的创作人才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目前经常在各类对联征集比赛中“露脸”的参与者和“得奖专业户”,绝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热爱并能创作对联的年轻学子甚少。

  市楹联学会秘书长喻石生认为,楹联知识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盲点,因此青少年对楹联艺术有隔膜感,沪上的楹联艺术普及教育还有待提高。在新的一年中,上海楹联学会准备把更多的对联送进社区,送进学校的课堂,同时依托一些面向中学生的报纸杂志,加强普及楹联艺术的力度。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