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 本报推出“寻找南京最长久的爱情”活动后,办公室的电话始终响个不停,原以为60年钻石婚的夫妻只是凤毛麟角,没想到一通通电话接得记者手腕发酸,很多老夫妻已经结婚70多年,仍相濡以沫地携手共度人生。希望真情被《金陵晚报》见证
何先生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报名,他说,二老都是高寿老人,爷爷何金海1906年生,虚岁100岁,奶奶何蔡氏1908年生,那个年代女孩子连个名字也没有,嫁给爷爷后就随夫姓
叫何蔡氏。“他们1926年结婚的,至今已经79年了,二老现在住在和会街,迎接着80年结婚纪念日。”
顾宝林先生向记者推荐他的外公外婆,外公张少泉94岁高龄,外婆崔学规92岁,外婆13岁那年因为家境贫寒,嫁到张家当童养媳,三年后正式披上盖头和张少泉成婚。顾先生屈指一算,他们结婚已经有76年了。顾先生电话刚挂下,记者又接到一个电话,也是推荐张少泉和崔学规的,一打听,这位推荐人是张少泉的女儿,顾宝林的妈妈。张女士笑着说,和儿子想到一块去了。
陶秀英女士也为父母打电话报名,“我父亲叫陶喻三,母亲叫黄桂梅,他们是地道的老南京,结婚已经63年,二老是包办婚姻,先结婚后恋爱。”陶女士说,看到这个活动非常激动,不图这条钻石项链,只是希望父母的感情能被《金陵晚报》见证,这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裹着小脚随丈夫到南京82岁的赵来熙和84岁的臧家云已经结婚62年,他俩在山东老家诸城结婚,臧老太太是个典型的旧式老太太,曾裹过小脚、不识字,一辈子在家里照顾一家大小。两人结婚后没多少年,赵老先生走出山东参军,在部队担任文书等工作,后跟随华中军打到南京,在部队期间,因为工作表现出色,曾获二等功称号;臧老太太一人留在诸城,生下一子一女,独立抚养。解放后一家才在南京团聚,后又诞下一子。
文革期间,赵老先生被错判带走,臧老太太的大儿子在外读大学,二女儿插队在外,她又承担起独自抚养孩子的重任,边带小儿子,边操持家务,同时定期去看望丈夫。如今赵老先生早已离休在家,二老身体都很好,每天结伴出去买菜锻炼身体,读读报,了解外界新动向,令二老最开心的就是一大家子连着第三代能团聚在一起,而最焦急的当然是早点看见第四代出生啦。 金陵晚报记者孟娟
(编辑 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