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每一年不断激增的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一方面,并不发达的国内影视产业还远不能消化这些增长人群;另一方面,在行业内的人也面临着如何在教育和职业上缩小自身的巨大差距
也许受到去年国内电影票房激增的影响,又恰逢2005年是中国电影100年,媒体的关注焦点始终围绕着中国电影,新春伊始的艺术类学院招生把民间对电影的热度提升到最高。而
今年的报名情况尤盛于往年。
据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宣传部介绍,2005年学院累计报名人数近1.4万名,表演学院报名人数就近6000人,为此电影学院不得不延长一天报名时间;而表演学院今年本科、高职共招生180人,这就意味着报名的100人中只有3人会被录取。这样的招生比例在全国高校居首。而另一“造星工厂”中央戏剧学院情况也是如此。
反其道行之,1月17日,演员张铁林接受了暨南大学聘书出任暨大艺术学院院长后,对其艺术院校规划的最显眼的一条就是“不设表演专业”。这与现在国内年轻人对院校表演专业趋之若鹜和众多高校增设表演专业,形成鲜明反差。
毕业于电影学院表演系、又谙熟于国内影视圈的张铁林对他的学生有了新的培养方式?还是他对国内演员的教育与发展有自己的担忧?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张铁林。从78级表演系学生、到演员,再赴英国学习导演、回国后成为电视明星,现又回到学校教书,他的多重经历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做演员这个行业本来可以不设表演专业,很多明星并没有进过电影学院”
张铁林在考电影学院之前在陕西省科技局的一个仓库里当装卸工,上大学成为他惟一的发展之道。当时能够演电影就足以让他这样考上电影学院的人激动,至于能否成明星,几乎没想过。他觉得现在的考生和他们那一代相比,择业的空间大了很多,报考表演专业也只是他们众多选择中的一个,报考更多存在尝试一把的侥幸心理。他们不清楚在学校需要学什么、能学到什么,更不知道将来自己能做什么。
中国新闻周刊:一个想从事表演的人,能从影视院校学到什么?
张铁林:在中国有种观念叫专业的和业余的。对学生来说,当我们开始步入电影学院的大门后,心态上就产生了变化,觉得是向专业迈进了。在整个电影学院教育的过程中,电影学院的气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所以与其说我从电影学院学到很多东西,倒不如说在这个环境中,电影学院自然地给了我们很多东西,这些是在电影学院的校园之外感受不到的。
电影学院提供了无数面镜子,让你看自己,也让你看别人。这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新闻周刊:它只是一种氛围上的熏陶?
张铁林:做演员这个行业本来可以不设表演这个专业,但这么多年来,电影和舞台表演已经被总结出来很多经验,并逐渐发展为一个学科。这个表演学科对想学习表演的人来说其实是一个捷径。
中国新闻周刊:所谓捷径往往是一些表演经验和技巧的传授,是否需要用四年时间来学这些技巧?
张铁林:四年时间成就过许多艺术家,四年也培养出许多垃圾。我们不能说四年之后仍然有很大的淘汰率就说四年(学)错了。像当初香港的艺员培训班是在当时香港电视制作业非常蓬勃、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参与的特殊情况下才有的,如果我们现在再看那些艺员刚结业时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也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
中国新闻周刊:有人认为,同韩、日影视作品比较,国内经过科班训练的年轻演员塑造的角色并不成功。
张铁林:首先这种比较未必客观。其次,学表演在学校学习绝不是惟一的学习渠道和场所,很多明星并没有进过电影学院。
当然现在刚毕业的演员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距离比较远,这是中国学院教育存在的共同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现在学校表演专业的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张铁林:对于现在的表演专业课程设置我不太了解。但在我就读北京电影学院时,除了学校老师外,还有很多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老艺术家来给我们上课,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他们身上看到很多传承的艺术。而现在这些老艺术家很多已经故去了。
国内和国外对进艺术院校学习的目的不同
尽管这些年中国的影视产业仍然是众行业中发展最为缓慢的,尽管报名考生中的绝大多数除了怀揣虚幻的梦想并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艺术前途”,但都没有影响演艺类学院尤其是表演系招生的逐年激增。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本科四年制,现每年学费一万元,高职二年制,每年1.9万元,金额不菲。
据了解,表演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能真正进入这行,在第一线当演员的就更少。而且投考人数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演员的成名速度。如中戏表演系1992级全班15人,毕业10年后,现在还有机会从事表演的只有2个人,其余都转行了;中戏1998级戏剧文学系,全班22人,毕业后没有一个成为职业编剧,大多数人转行做媒体或者其他行业,剩下的十几人多从事不固定的影视编剧工作。
张铁林说,在英美等国,影视剧组不会从学校直接找演员,想寻找机会的演员一般通过演员工会和演员的经纪人与剧组建立联系。这使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更为纯粹。张铁林想在自己执教的艺术学院尝试“将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跟国内的传统教学方法融合起来。”但似乎他还没有形成更成熟的思路。
中国新闻周刊:你为什么不在你的艺术学院里设表演系?
张铁林:全国教授表演的学校太多了,真的是供大于求。
中国新闻周刊:您说影视表演者供大于求,但观众从银幕上看的,往往还只是那些少数熟悉的面孔。
张铁林:这是影视工业生产的一个特性,大家就喜欢看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如果换个生面孔,观众可能就不爱看了。观众(对新面孔)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一适应,投资的老板就可能亏钱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制作商,还是观众,都不喜欢变化,因为变化在电视这个行业中冒的风险太大。
中国新闻周刊:考生们称影视类院校为“造星工厂”,似乎进入了“造星工厂”,就踏上“星光大道”了。
张铁林:学生当然可以那么想,社会的现实会告诉他们往往不是那种情况。尽管我没有数据,但据我了解,电影学院毕业的人和实际上在这行里就业的人的比例很小,离明星的距离就更遥远。
所谓明星的意义非常复杂,首先作为演员他要赶上好的戏、好的合作团体、好的市场机会,这还不够,更重要的一点,你所演的这个角色得正好赶上这个时代大部分观众的审美取向,才能成受人关注的明星。
中国新闻周刊:国内艺术院校的教育和国外比较有什么不同?
张铁林:在国内,很多进入艺术学院的人希望成名成家,认为这就是成功。在英国教育体制里,像我所在的学校,教员经常给我们灌输的基本思想是,我们到这里是来学习电影学习艺术,将来可以不必从事这个行业,但是大学教育对人智力的开发非常重要。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在做院长期间尝试哪些新的教学方法?
张铁林:从我个人体会而言,国外的学校从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社会的工业生产都是直接紧密联系的。比如,很多的课程,要请社会上有成就的艺术家就各专题来讲实际的制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补充系统教育很重要的因素。 -本刊记者/何晓鹏 丁尘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