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伍斌)“我们什么时候能自己出产音乐剧?能像在百老汇、伦敦西区一样,常年看到音乐剧呢?”《剧院魅影》昨晚落下帷幕。就在演出现场,上海观众对音乐剧何时长驻国内表达了期待。
一个新消息传来:音乐剧本土化并不遥远,2005年,上海将展开实质性操作。
上音一位音乐剧研究学者告诉记者,英美之外,各国发展音乐剧一般都分引进、移植、原创三步来实现。现在,上海已通过在国内率先多轮次上演国外原版作品,迈过了引进关。但跨入第三步———创作本土题材的原创音乐剧,时机尚不成熟,众多国内原创作品的失败就是例证。目前,上海从理论上具备了跨入第二阶段———移植的条件;也就是选择制作经典剧目的本国语言版,用国内演员来演绎。专业界有个比喻,这叫做“描红”。《剧院魅影》作者韦伯来沪时就提出,当年日本四季剧团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靠翻演百老汇经典起家,发展起了自己的音乐剧产业。用中文翻演百老汇的东西,既可培养观众,也能为最终驾驭原创打好基础。
据悉,上海已瞄准第一个“描红”对象———曾在沪引起强烈反响的音乐剧《悲惨世界》。首要解决的是版本翻译问题。音乐剧引进谈判的行家乐胜利表示,翻译原作“一要上口,二要有味。”目前,《悲惨世界》主题歌已找薛范等专家试译,试唱效果不错。
制作谈判也已是“进行时”。麦金托什公司和大剧院联合推出《悲惨世界》中文版的商谈已较成熟。3月底,该公司一个工作组将抵沪磋商细节问题。他们认为,在引进的技术环节上,上海已没有“沟通障碍”。
目前最困扰中方的,恐怕还是演员班底问题。能像此次《剧院魅影》中男主角扮演者那样歌、舞、演俱佳,一连唱上百场、甚至上千场的演员,到哪里去找?内地明星最多客串几场、十几场,难有人能长期担纲主演。何况,音乐剧讲究成本核算、流程比较工业化,并不提倡成本高昂的“明星制”。有关人士把目光聚焦上音新设的音乐剧表演专业,期待在毕业生中挖到“金矿”。韦伯来沪时则建议,专业培养不一定是唯一方式。百老汇不少演员,就是从社会上招考来的。
剧场问题也已凸现。上海在音乐剧专用剧院设施方面,还显得捉襟见肘。据了解,伦敦和百老汇的音乐剧院,规模大多不大,有的甚至是老旧的剧院改建的。目前,上海除大剧院外,正投入建设的文化广场剧院和汾阳路口一座剧院,规模不大,但都与音乐剧剧场功能有暗合之处。
我们能看到中国人演绎的音乐剧吗?2005年,至少会离这个设想又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