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孔雀》过后是《立春》 李樯再次牵手顾长卫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00:12 金羊网-羊城晚报

  《孔雀》的编剧李樯,前天和顾长卫来广州做《男人不夜天》节目的嘉宾。李樯跟顾长卫一样是“一夜成名”的。但跟顾长卫的随意不一样,李樯仔细地总结了《孔雀》成功的原因,并将之作为下一部电影《立春》的基础。

  《孔雀》是“和弦”

  《孔雀》究竟成功在哪里?李樯说:“首先,我使它摆脱了艺术片的桎梏。很多艺术片都给人一种节奏缓慢、晦涩难懂,极端个人化的印象。这有点像科学家研究核分子,太专业了,普通人缺少共鸣,就容易丧失观众。所以我做《孔雀》的时候,很注意把自己的思想都藏在好看的故事背后,尽量做到让‘门里’的人觉得深刻,‘门外’的人觉得感动。”影片特殊的结构也是李樯引以为豪的地方。“整个结构就像音乐的和弦一样,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潜伏着其他人物的命运,这跟一般电影的线性叙事结构不同。比如很多人觉得弟弟的那一段很短,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在前面的段落里,弟弟作为一个目击者始终存在着,他是全片最贯穿始终的人物。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因为大家都习惯了电影的线性结构,而我就是要挑战大家的这种思维惯性。”

  《立春》很“浮躁”

  说起《孔雀》后与顾长卫再次合作的《立春》,李樯说:“这两部电影完成了中国的断代史———《孔雀》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立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在《立春》里,你再也找不到《孔雀》里的那种宁静和封闭,有的只是动荡和喧嚣,摩托车、铝合金、染黄的头发———没有刻意去标明那个时间刻度,但时代感通过细节扑面而来。”跟《孔雀》相同的是,《立春》发生的地点还是在中小城市。“我不明白中国那么多电影,为什么背景总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其实大城市的生活是‘特例’,中小城市的生活才是‘常态’,我喜欢写中小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就是俄罗斯文学中所谓的‘外省青年’,他们的艰难和奋斗总让我感动。”

  携手许鞍华

  《立春》写完后,李樯将跟许鞍华合作,拍一部现代的片子。李樯说:“我很喜欢这个导演。影片的具体内容还要继续商讨,但故事会发生在内地的某个大城市,譬如说广州,但还是‘外省青年’的视角。”顾长卫和李樯作客的《男人不夜天》,将分别在周三和周四晚上23时30分播出。说起男人女人的话题,李樯看上去明显比顾长卫有把握。“不管男人女人,首先是个人。男人和女人有很多的不同,但作为人,却是有共性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相处,总要容易一些。”本报记者李丽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孔雀》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