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专程赴绍兴探班目睹“鲁迅”回故里
本报绍兴15日电(时代商报记者楼乘震)“鲁迅先生回故乡来了!”连日来,《鲁迅》剧组到绍兴拍摄的消息不胫而走,乡亲们就像过节看社戏那般,从各个角落赶到城里的鲁迅故里,都想一睹这位家乡“骄子”的神采。本报记者专程赶往绍兴,采访了总导演丁荫楠和主要演员濮存昕。
丁导说:“有人说我在《鲁迅》中用了许多浪漫的手法,改变了以前拍人物传记片的路子,其实不然。我在拍《邓小平》时就用浪漫的手法,只是限于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而用得不很多。这次的难度也是很大的,涉及到很多历史事件、历史时刻、历史人物,很多人都健在,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可以发言,周家的后代可以发言,听谁的?我只能综合大家的意见,拍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拍出伟人的情感。如果拘泥于具体的事件,往往挂一漏万,还不如采取大写意的手法,尽量地做到准确地提炼出一种精神,尽量地摸准他们的情感脉络,让他们浪漫起来。比如,鲁迅和他笔下的人物都见面,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但我要让他们见面,让他们有所呼应,这对观众是一种解读。许多人认为鲁迅先生是个非常严肃的人,甚至有些阴冷,其实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幻想的浪漫主义者。鲁迅的生活中充满了梦,他经常做梦,做噩梦,也做彩色的梦、灿烂的梦,梦中有与敌人的战斗,也有对人民的爱。”
在化妆进行过程中,濮存昕与记者谈开了:“我以前多次到过绍兴。但那是作为游客和瞻仰者,这次可是作为‘鲁迅’。绍兴人对鲁迅先生的感情很特殊。鲁迅先生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其次是文学家,是头脑清醒的、有民族责任感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第一人,他是中国人的脊梁,他的精神仍是我们当代人所追求的。我着重要表现的是他的思考,他对社会的忧患意识。我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所以当丁导打电话给我时,我马上答应了。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太重要了,简直是天赐良机。”“有人说我比鲁迅先生脸长,但我记得齐白石先生有句话,太像媚俗,太假欺世,真假之间则是艺术创作。演员要懂得与角色间互换。要用艺术化审美的概念来认识鲁迅。”“你要我谈对这部片子总的感觉,我现在只能告诉你,我们的损失很小。”“丁导是大师,一个厚道的大师。他不善于言辞,但他脑子里想像的东西相当美妙。这部片子一定会是一部很高级的片子,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故事片。影片的样式是十分新奇的,有着许多其他导演想不到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