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新闻晨报》报道,记者前日在上海市德育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台湾地区歌手周杰伦的一首《蜗牛》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之列,同时被收入的还有《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教研员王月萍是此次选取曲目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由政府部门出面向学生推荐歌曲这还是第一次,向中学生推荐的100首歌曲主要还是学生喜欢唱的
。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本人在新浪网上查看了一下网友的相关留言,到昨晚7点,就有72页、1439条之多。支持者通常一个“顶”字了事,而反对者多是痛骂周杰伦之人,顺带指出“用周的东西教育学生,可见有关部门是多么愚蠢,我们好的文艺作品是多么匮乏”等等。以在下之见,这些朋友的“观点”着实难逃偏颇之嫌,并沦于狭隘。
恰如金庸小说入选中学语文读本引发的争议一样,那反对声音,并非是围绕作品而言,却是冲着“金大侠”这个人去的。这次,大家也不是针对歌曲《蜗牛》,而是抓住了周杰伦这个人物不放。
何必呢?周杰伦怎么了?是,他唱歌的时候口齿不清晰;是,他长得也并不是“传统要求”的帅气;是,他仅仅是个年轻的音乐人。但他毕竟还是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他自身的工作吧?他确实如罗大佑影响着“60年代人”、“70年代人”一样,影响着“80年代人”吧?那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地把握住这个资源呢?上海市有关负责人说得很明白:“要适应儿童少年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社会在发展进步,教育也要改革,孩子们喜欢,只要它是健康的,有益的,向上的,就可以采用。对上海教育部门的这个顺势而为有创意,有胆略,不保守的手笔,我要呼个“赞”字!徐正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