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酷旅
书同
昔人已乘白云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个“愁”字将通篇一齐收拾,这正是文人诗与一切伪文人的区别之所在。崔颢官职卑微,但却有此种情怀,令人不能小看。过了很多年,才有人说“生活在别处”,而崔颢早就问过“乡关在何处”。
我来到黄鹤楼,已是黄昏,并非特意,而是火车车次所决定。对于武汉,城市标志物我以为有两个,一是古代的黄鹤楼,一是近代的武汉大学。大学者,有大师之谓,而非大楼之称也。武汉大学偌大的校园,满眼是原始森林一样的绿色,却几乎看不到秀出林外的高楼,设计者真是独具匠心。现代人为不输给古人,所以造了一个武汉大学。
但即使如此,妇孺皆知,老幼咸宜,中外都喜欢的,还是黄鹤楼。
黄昏登临古楼,瞄一眼龟蛇对舞、汉江合流,才真觉得崔颢之伟大。难怪李白这个狂人要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好事被别人做绝,轮到自己只能做坏事,何不干脆来它个又捶又踢?
黄鹤楼作为武汉的标志物,使这座城市在九省通衢、商贾云集之外,多了一份人文气息。这种气息,让怀乡者感到一种悲情,一种怜悯,一种皈依。在网上碰到一个“流浪人”,他就要毕业离开这个城市,但他说,仿佛有一种无法舍弃的东西,使他心里发慌,但他不能明确表达出来。我说,古人早就说过啦,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个城市,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情怀,即使以现代眼光看发展得还不够快,难道不也同样充满活力吗?这活力,是在竞争中给人一种庇护,是在强者如林中,给弱者一份休憩的权利。这样的城市,才显得忠厚、温馨,显得有根,像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老的是老了,但毕竟小的在成长,而且是在百般呵护关爱中成长。
我忽然想起来,如果武汉没有黄鹤楼会怎样?也许它照样万家灯火、繁华依旧,可是对于异乡人来说,它还会那样魂牵梦绕、充满蛊惑吗?
本版插图(除署名外) 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