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视上的“写食主义”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18:35 新京报

  我干杯你随意

  周周

  我记得某位名人曾经说过:“在文明社会,每个人……可以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儿,明天干那事儿,上午打猎,下午捕鱼,晚饭后从事批判活动。”这个话映射在我当下
的生活上就是:“在现实的社会,我今天得干这事儿,明天得干那事儿,上午睡觉,下午干活,傍晚干下午没干完的活,晚饭后从事影视批判活动。”也就是说我晚饭后主要是在跟遥控器较劲,但说实话,现在的电视荧屏上可以让我为之较劲的节目实在不多。在这其中有一类节目倒是个例外,那就是烹饪类节目,无论什么时间我都是这类节目的拥趸。不过,我对现在电视上的那些教人抡勺挥铲的节目并不是完全满意,因为这类节目主要是面向主妇的,纵然我具备一些主妇般的慈眉善目,倒也还没有修炼到有一颗主妇心灵的地步,所以这一类的电视烹饪节目很难让我得到满足。

  按照欧洲人的说法,一个国家时尚产业的发展,应该是以美食业为标志,美食业的出现又是以美食评论的出现为标志———从微不足道果腹之欲到成为生活品位的标杆,这是多么巨大的进步呀。所以我们电视荧屏上出现的应该是越来越多的美食评论节目,而不是简单地教人怎么做菜,即便是教人怎么做菜也不应该总是那些长得像范伟的大师傅主讲,而是要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评论家。因为即便你脑袋跟脖子一样粗,也不能说明你真的就懂得吃(例如主持美食节目《那小嘴》的那位)。内地这样的人才不多见,倒是原来的沈宏非有这样的本事,眼界好,口味好,文章好,看着行文就知道雅气足,油烟气少,整个就是一个中国内地的蔡澜,不过他跟蔡澜一样,长相上都不占优。

  我印象里的电视美食评论家应该是“色艺双全”的,可以不善厨事,但一定要懂得鉴赏,从舌的感觉讲到胃的体会谈到脑的联想,要有这番本事,最好再是位女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

  我思前想后,现在的美女作家好像没一个合适的,香港的李碧华写过不少关于吃的文字,比如“性欲建立在鸭蛋上”、“裸体月饼”、“充满恨意的菜”,下笔时李碧华总是比较狠,标题耸动得很,但说实话,看文章内容她不太懂吃,她只会记吃而已。

  最近在《三联生活周刊》看到一个新开的讲吃的专栏,作者名字叫做殳俏,听上去很遐想的样子,文字也好,应该是个胃口好、饭局多的主儿。同时有治厨经验和社交空间的女人不多,她应该算是一位,而且是中西贯通的那类,兼具火锅青年和微波炉主妇的风采。没见过这个作者,所以时常幻想,要是美人点评美菜,十指尖尖,香风细细,多好。真的要是这样,倒是绝对可以成为电视上“写食主义”的代言人,那时我们就会有很多香艳故事从厨房起步,然后发散出去……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