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戏曲片何时再放异彩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10:15 解放日报

  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搬上了银幕,成为中国电影百年开山之作。在中国电影百年纪念活动中,不少老艺术家对目前银幕不见戏曲片新作而感到遗憾,期盼戏曲片能够再放异彩。

  戏曲片是中国电影特色

  95岁高龄的汤晓丹是新世纪第一个电影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指出,戏曲艺术片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曾有过自己的辉煌,并形成了中国电影鲜明的特色。

  1905年京剧艺术片《定军山》成了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由梅兰芳大师主演的京剧《生死恨》是我国的第一部彩色片。他透露,他22岁开始导演生涯拍的第一部戏也是戏曲片,粤语戏曲片《白金龙》一炮打响后,他才正式走上了电影之路。

  他说,戏曲和电影从中国有电影开始就纠缠在一起,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独有的影片种类,戏曲电影丰富了世界电影之林,为世界电影的发展作出了中国电影人的贡献。

  电影戏曲片风光不再

  年近八旬的岑范是越剧经典《红楼梦》的导演。他回忆说,戏曲电影是上影、北影等电影厂过去的重点创作品种,如北影的《杨门女将》《野猪林》,上影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碧玉簪》《红楼梦》。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还诞生了《七品芝麻官》《五女拜寿》和《春草闯堂》等一批优秀戏曲片,给电影厂也给电影市场带来了巨大效益与活力。

  近10多年来,电影戏曲片日趋式微,风光不再。他自1978年执导彩色宽银幕越剧《祥林嫂》后也没再导过戏曲片。据统计,1953年到1986年,上影厂共拍摄了61部电影戏曲片,但到1986年后就戛然而止了。北影厂近年也同样出现了戏曲片的空白。

  缺乏熟谙两门艺术的人才

  谈到戏曲片风光不再的原因时,汤晓丹认为,这与戏曲演出的不景气有关。另外,从计划单列到市场调控,面对文化的多元选择,投拍戏曲片少了扶持政策,少了放映渠道,电影厂当然不会有创作热情。

  汤晓丹强调,即使舞台成功也并不意味着银幕成功,戏曲与电影是两种不同艺术,要有机融合,就需要有熟谙两者艺术规律的高手参与。以往电影界有不少拍摄戏曲片的行家里手,如北影的崔嵬、陈怀皑、钱江、谢铁骊,上影的桑弧、沈西林、岑范、黄绍芬,长影的武兆堤、李光惠,八一厂的王少岩、张冬凉等。今天,戏曲片的式微使电影新人没了艺术实践的机会,缺乏拍摄高手,又哪来优秀戏曲片呢?

  优秀戏曲电影仍有市场

  越剧前辈袁雪芬说,经过多年努力,戏曲舞台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叫好。像京剧《曹操与杨修》《骆驼祥子》,淮剧《金龙与蜉蝣》,豫剧《村官李天成》等,都可拍成艺术片便于全国观众欣赏。她指出,现在音像市场正版VCD故事片不断受盗版片冲击,价格下调,但正版老戏曲影片的VCD碟片一直畅销不衰。

  这几年,外地开始重新重视戏曲电影的拍摄,像张元导演的京剧电影《江姐》,天津拍的获奖京剧戏曲片《华子良》等都广受好评,连安徽、河南也都拍了自己的地方戏影片。对振兴上海戏曲电影,老艺术家们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端木复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