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成功举办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后,本月6日,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也将在香港都会海逸酒店正式启动,本届颁奖礼除了坚持表彰民谣、电子、摇滚艺人外,还会增加奖项,颁给古典艺人、嘻哈艺人、发烧专辑和网络歌曲。除此之外,鉴于华语音乐的持续萎缩,大奖主办方还将今年的主题定为“向八十年代致敬”,向乐坛的黄金时期80年代致敬,新旧对比,继往开来,引发大家对当下乐坛的重新思考。
为嘻哈音乐正名在《谁动了我的炸酱面》中,内地嘻哈乐队CMCB向当下的音乐奖发出质疑,为什么国内没有一个嘻哈奖?日前,当记者告诉乐队成员王晓鸥,传媒大奖增设奖项表彰嘻哈艺人后,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希望能够以此为嘻哈正名:“之前在一个榜上,我们公司的另一个组合隐藏,获得了摇滚新人奖。连他们自己都很奇怪,摇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他们是比我们嘻哈更加彻底的组合。现在就是这样,很多人评判音乐只有两个标准,要么流行,要么摇滚。所有非流行的,电子、嘻哈统统算成摇滚。”在演出的过程中嘻哈乐队常会被误解,王晓鸥表示希望由这个专业评选的奖来告诉大家,真正的说唱是个什么样子。
增设网络歌曲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增设网络歌曲部分,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网络音乐的专业性遭到质疑的同时,定位专业评选的传媒大奖却将视角转向他们。记者在采访网络歌手的代表唐磊时,针对外界对他们专业性的质疑,他说:“唱片业就像金字塔一样,尖上一部分人以他们的审美取向制造流行的东西,但是金字塔的最底层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他们没有办法和上面的人沟通,就不能把自己的歌推向市场面向观众,所以通过网络。网络发展得太快了,网民的增多,网络歌手也在增多,这股力量就会越来越被关注,也应该被关注。为什么我们以前做什么都没有这么红,这些人什么也没有做就红了,我认为这是值得研究的。说实在话我觉得《丁香花》从音乐上没有什么东西,它能红就有它的道理,应该很客观地去看待它的问题。”
向八十年代致敬据主办方介绍,本地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主题已经确定:向八十年代致敬———向乐坛黄金年代80年代致敬,希望唤起起大家对当年真正好音乐的回忆。大奖负责人游威这样解释:“鉴于近年华语歌坛受翻版、MP3非法下载、交换文件等冲击,K歌盛行,音乐市场萎缩,音乐品质下降,大众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音乐产生怀缅情绪,令到怀旧潮流兴起,许冠杰、达明一派的复出演唱会都非常成功。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执行总监游威于2004年8月,看完许冠杰演唱会的第二晚,与大奖香港评审周启生在一间叫PIANOBAR闲聊时,决定以‘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的名义发起‘向八十年代致敬’的系列活动。由周启生创作主题曲,游威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都市报开辟《我的八十年代》专栏,并通过之后的颁奖礼及系列演唱会、纪念活动,以21世纪的全新眼光,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乐坛经典音乐,从中找到未来音乐的发展路向。以此为起点。”据悉,本届华语音乐大奖还将增设发烧、古典类的奖项,为了体现粤语歌的特色,大会特意将年度最佳专辑、年度最佳歌曲和最佳男女歌手奖项分为国语和粤语,以保证对这两类迥异文化特色的语种的重视。还将恢复观众参与的部分,在保持传媒奖专业奖项权威性的基础上,为增加观众互动,恢复我最喜爱的男女歌手、我最喜爱的歌曲等奖项,并根据KTV歌曲的盛行,设“我最喜爱的卡拉OK歌曲大奖”。同时,为表彰对华语歌坛做出杰出贡献的经典音乐人,大会将设立殿堂成就大奖(填词人、作曲人、歌手、摇滚艺人、乐队、音乐人),作为最高荣誉颁发。(记者贺雅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