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香港电影节的选片哲学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09:25 南方都市报

  电影

  乱炖李如一专栏

  在香港电影节选片有点像买彩票。就算你一天看五部电影(这是极限),通常也只有一部称得上精彩。选择专题回顾展相对安全,不过即便是大师的片子也不可能都出色,很多也
必须从电影史的角度考察,才能读出个中趣味和意义。

  个人选片哲学是:一、集中火力攻某个“专题展”;二、绝不考虑“某某电影‘没有必要’看胶片”的问题;三、选择一到两部自己一无所知的作品;四、选择一到两部不看好的作品,看烂片和看好片一样重要;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跑香港电影资料馆,不但票价便宜(三十港元),更重要的是电影够老,在电影院看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今年没有完全恪守这五条原则,造成两点遗憾:由于看过DVD而放弃了在位于添马舰的号称“全亚洲最大吹气银幕”(24米×12米)上露天观看手塚治虫实验动画的机会;另外由于条件不大允许,资料馆举办的孙瑜回顾展只看了两部。不过总体说来,运气还算不错。在电影节呆了四天,只有第一天较为沮丧,所看的片目如下:迈克尔·斯诺(Michael Snow)的两部作品、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夕阳舞曲》(Saraband)、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的《流亡三部曲Ⅲ》(The Tulse Luper suitcase partⅢ)以及孙瑜的《小玩意》。“沮丧”只是相对而言:加拿大实验电影名导斯诺专题展就是我今年主攻的项目,毕竟没有多少机会系统地在大银幕看实验电影;《夕阳舞曲》绝对是佳作,只是我个人的年龄与经历实在难以共鸣;格林纳威属于根据原则四作出的选择,看了十五分钟便冲出电影院;《小玩意》是当日迟来的慰藉,在遥远的电影资料馆看着七十年前的黑白无声影像和“感光最快的胶片”阮玲玉,令人重拾了一点远古时期看电影的仪式感。

  之后的几天都有不错的斩获,第二天的早场算我押错了宝:那个时段原本是决定看斯诺专题展之二的,谁知竟满座买不到票,对着订票手册选来选去,最终想起原则三,决定改看这个从未听闻的匈牙利导演阿蒂拉·恩尼殊(Attila Janisch)的《昨日之后》(After the Day Before)。这里想提醒各位,订票手册上的电影简介的中英文版本内容基本上是不一样的,如果订票前读了《昨日之后》的英文介绍,了解到影片“颇有大卫·林奇气质”的话,我大概可以省下这五十五港元了。事实上,《昨日之后》正如林奇的很多电影一样故弄玄虚,简介中说它是“非线性叙事”,问题在于非线性叙事本身就是个悖论:既然是“叙事”,则必定是线性的(因为“事”本身是线性的)。《记忆碎片》(Memento)等片使用的倒叙,只不过是一种反向线性而已。如果在舍弃传统时间线性的叙事方法之后,不能建立一种可供观众追随的范式(Pattern),那么还是踏踏实实地按时间顺序拍吧。(待续)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