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才子俞平伯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9日10:5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到过南京的读书人,几乎都会本能地想起朱自清那篇有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当年还有一位名作家也写了一篇同名散文,他就是俞平伯。

  1923年8月,朱、俞两位好友夜泊秦淮,泛舟河上,相约各写一篇同题散文,文章发表后被称为“双璧”,一时传为文坛佳话。可是岁月无情,今天的读者往往只知朱自清,而不知俞平伯,历史有时就这样令人无奈。

  俞平伯生于典型的书香世家。曾祖俞曲园,进士及第,著有《春在堂全集》,为清代有名的经学大师。父亲俞陛云,探花出身,著述颇多。母亲乃知府之女,俞平伯从小便跟母亲学经书诗文,13岁读《红楼梦》,15岁便考入北京大学,师从国学大师黄侃。1922年以新诗集《冬夜》名动文坛,此后出版诗集《西还》,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以及学术论著《红楼梦辨》、《读诗札记》、《读词偶得》等诸多作品,成为新文学著名作家。

  俞平伯一生交友无数,但与朱自清的友情最为人称道。1920年,俞平伯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与朱自清是同事,遂成好友。从此开始了30年的交往,相互唱和,书信不断,并视朱自清为一生知己。《冬夜》出版后,朱自清是最早给予较高评价的人之一,称其“凝炼、幽深、绵密”,“有不可把捉的风韵”。此后,二人经常切磋。北京沦陷时,许多文人学者逃往西南联大,俞没有来得及逃出北京。在北京文化界,俞当年与周作人关系最密,朱自清担心他步周作人后尘,给他写信,希望他洁身自好,不要写诗。俞从此真的不再写诗了,以此向友明志。朱自清去世后,俞因太过伤心,以致记者采访他时连话都说不出来。俞与夫人本是昆曲爱好者,想起与亡友朱自清生前交往,从此连“游园”“惊梦”都不唱了,亦可见二人感情之厚。

  俞平伯个子不高,头方而大,镶金牙,戴深度近视眼镜,穿一身褪色的蓝布长衫。俞长于作文,也善于讲课,先后做过北大、清华的教授。他的弟子张中行晚年回忆说,他的文章“确是杂,或说博;可是都深入,说得上能成一家之言”,是“五四后的著名散文家”,与周作人比较,“苦雨斋平实冲淡,他曲折跳动,像是有意求奇求文。”文笔“奇峭而有情趣”。然而张中行最佩服的还是他的“才”,“但我总是觉得,俞先生,放在古今的人群中,是其学可及,其才难及。”

  俞平伯先生从事创作60余年,一生创作的散文数以百万计,既有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雪晚归船》、《冬晚的别》、《陶然亭的雪》这样纯粹的美文,也有如《中年》、《身后名》、《独语》、《生活的疑问》这样人生感悟的哲理小品;有《清河坊》、《湖楼小撷》、《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此类记游佳作,也有《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读书的意义》之类记录其治学读书心得的篇什;作为红学大家,其探讨红楼的文章,不可不读。

  江苏文艺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了俞平伯的《中年》一书。书中选录的一组红楼漫谈,大多是作者死后发表的遗作,从别样的视角解读红楼,让人一窥红学大家的真知灼见。收入这本《中年》的散文,都是从俞平伯先生一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名篇佳构,也是俞先生散文精华之所在。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水蓝幸福海洋爱情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