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于近日在全国各大书店上架,书中没有乏味说教,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矫揉造作,这些由全国数万名18岁以下的孩子写下的一则则平中见奇、平中见情的日记,却让年逾古稀的专家评委们热泪盈眶,让更多读懂的人接受了灵魂的碰撞和洗礼……
著名作家王蒙说:“在美丽的文字背后是如此美丽的情感与心灵,愿这样的文字和情
感在我们的孩子当中更多一些,更多一些。”
“情感教育”是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一点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却被忽视了。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自我,他们不会感动,也不懂得感恩。为展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情感世界、帮助孩子领悟爱的真谛、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全国少工委、中国教育学会、新浪网以及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携手主办了“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征文大赛。
据了解,这项活动的发起是受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德·亚米契斯风靡世界的“情感教育”读本《爱的教育》的启发。该书问世至今100多年,已被翻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还多次搬上银幕和舞台,成为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1924年,夏尊先生最早把《爱的教育》翻译到中国,他在《译者序言》里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为此,主办方决心联手打造一本中国版的《爱的教育》,让全国的孩子们用笔来阐述自己心中的“爱”。
不曾料到,这次征文得到了全国孩子们的热烈响应,2、3个月里,4万余份应征文章涌到了征文办公室。有的抒写了成长的快乐,有的感慨了无限亲情,也有的感悟了荡漾的激情。王蒙看了文章后深有感触地说,那么多的父母将自己的精力、财力倾注到孩子的身体与智力上的开发的同时,对于孩子心灵的塑造与关注,对于孩子情感的培育与熏陶又如何呢,我又不免有些疑虑和担心。这次的征文大赛多少弥补了我些许的遗憾,减轻了我的担心。让我感到欣喜的是看看这些参赛的作品,我们的孩子内心世界又是多么丰富呀!
专家点评
顾明远(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大赛评委会主任委员):
读着一篇篇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令人怦然心动的一个个瞬间;感悟着那一颗颗纯洁而又敏感细腻的心灵,一段段有着喜怒哀乐的心路历程,我被感动着,我触摸到了孩子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他们一起体验着爱与被爱的快乐……
霍懋征(著名教育家、功勋级特级教师):纵观这些日记,虽然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点滴琐事,却被他们用孩子的眼光予以审视、予以升华,写出了一代青少年学生的情与爱……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进一步唤起广大民众关注教育,将一代一代的孩子培养成具有民族传统、民族意识、民族荣誉感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吕型伟(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没有爱的学校,不过是一片戈壁沙漠。爱是要播种,爱是要培育,所以我非常支持“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征文活动,也希望社会各界予以关注。
高洪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日记体征文,是一种直逼灵魂内心的尝试。这批小作者起点高,视野开阔,思路敏捷且行文从容。朴实的记录中有让人思考和感动的地方……
本报记者 姜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