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为“通俗”入选“正统”喝彩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23:4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知道罗大佑的名字,是好几年前的事,对他和他的歌感觉还不错,很有深意。近日,听说他的歌曲《现象七十二变》的歌词被选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的诗歌篇,笔者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可思议。可想不到的是,有些人又像批金庸武侠小说入选中学语文读本之事一样,说罗大佑所创作的摇滚歌词不是“雅流”。此类批评话语,不禁让笔者困惑:难道所谓“通俗”的东西就不能与“雅流”一样登上大雅之堂?

  回首以前,中学的语文课本、读本选文标准太高、太死板,《大学语文》也被一些老套思想封锁得严严实实。按理说,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可以接纳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和体验真真实实的人世情感。可是,无论何时,总有一拨人堵在那里,捍卫着亘古不变的标准:文雅至上、文化主义、历史主义等标准来批判和阻止“通俗”入选“正统”。

  当然,笔者赞成教材选文的经典性立场。但却反感所谓的“经典”必须是“雅”的作品的潜在标准。纵观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人们都知道,“俗”文艺作品往往是那种最自由地传达人的内在情感的作品,它与人的心灵的距离也最近。如果一味不遗余力反对“俗”文艺被归入教育文本,实在让人怀疑是否有阻止年轻人真切了解自己之嫌。

  事实上,检验被一个时代所认可的作品,不见得一定要为万世所容,时间也并不是一个可称之为公正的衡量器。有的时候,优秀作品被人们的“目光”摩挲,也许会较之历经时间长河的“经典”更炫目。

  至于罗大佑歌词的文化含量究竟是否已达到一些骨子里本就鄙视流行文艺的教授们的标准,笔者觉得这是次要的问题。创作者之所以为创作者,就在于他们并不囿于被那些教授们所熟知的一般文化(雅文化)。相反,他们在作品中所倾注的那种凸现自我、旁若无人的精神与气度,正是我们民族文学与文化永远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基于上述能够言及的与无以形容的理由,笔者由衷地为“通俗”入选教科书而喝彩。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