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正文

刘蓓夫妇谈合作:我们的人生观高度一致(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9:23 新京报
  
刘蓓夫妇谈合作:我们的人生观高度一致(图)
刘蓓与丈夫张黎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军人机密》北京4台热播张黎刘蓓夫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合作和结合。

  

  刘蓓夫妇称,他们的结合是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互补,是人生价值观的高度一致使他们走到一起。

  张黎

  先后在潇湘电影制片厂任摄影、导演。1992年在深圳先科公司任艺术总监。1982年起,先后担任摄影的影片及电视剧有《喋血黑谷》、《鸽子树》、《横空出世》、《一声叹息》、《大腕》等。2000年担任摄影的影片《横空出世》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20世纪90年代参与执导了影片《红樱桃》、《红色恋人》。1998年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担任艺术总监。2000年电视连续剧《忠诚》担任总策划。后转做导演,作品包括《走向共和》、《军人机密》。

  刘蓓

  出生于北京,10岁进戏校学京戏,18岁第一次登上银幕,从此便与银幕结下了不解之缘。主要影视作品包括《甲方乙方》、《一声叹息》、《过把瘾》《京都纪事》等。其中《过把瘾》获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甲方乙方》荣获第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对话时间:2005-4-19

  对话地点:张黎、刘蓓夫妇新居

  对话人物:本报记者 孙琳琳 张黎、刘蓓夫妇

  记者手记

  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张黎、刘蓓夫妇的家中,我才得知这是他们夫妇俩昨日才搬进来的新居。两人一身休闲的家居装束,张黎招呼着搬运沙发的工人,刘蓓则作为女主人给我们端水倒茶。也许是受这种浓浓的家庭温馨的气氛感染,我们的谈话轻松而随意。在两人自然会意的眼神交流中,我听到了关于他们相识、相恋的故事。

  与很多对夫妻一样,他们的爱情充满着浪漫、感动和无法言传的默契。不过,从张黎看着刘蓓时爱怜的目光、以及刘蓓每说一句话都期待张黎的反映中,竟让我感觉到了宿命对于人类的神秘和不可抗拒性。

  张黎

  说《军人机密》播出后,他最关心的就是收视率。对于这一点他也表达得极为坦率,“从投资方的角度,这部戏一定要盈利;对于导演本身,我也需要借这部戏换来好的口碑,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于演员,一部成功的戏更重要的是会提高他们的片酬。”

  “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一致”

  作为摄影师,张黎在圈内久负盛名。大家对他很尊敬,习惯叫他“黎叔”……访谈刚开始时,我们围绕他的经历展开……

  摄影这个行业的行帮气比较重,除了我还有“吕叔”等

  新京报:《军人机密》目前正在热播,观众反响很强烈。

  张黎: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收视率。因为从投资方的角度,这部戏一定要盈利;对于导演本身,我也需要借这部戏换来好的口碑,以便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于演员,一部成功的戏会提高他们的片酬。据我所知,剧中很多演员的片酬在这部剧之后都有了提高。

  新京报:你以摄影的身份进入这个行业,如今做导演是为了满足自己在创作上更大的驾驭欲望吗?

  张黎:我一直认为我的身份定位在摄影师比较好。

  其实由摄影转为导演是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的事情。我无需通过做导演来满足一种欲望,因为摄影师的创作欲望已经非常饱满。

  新京报:你在这个圈子里非常受尊重。大家都尊称你为“黎哥”?

  (张黎、刘蓓同时笑着纠正我:应该是“黎叔”。)

  张黎:可能是因为我出道比较早吧。摄影这个行业的行帮气比较重,出道早的大家都会尊称你一声“叔”,除了我还有“吕叔”(指吕乐)等。

  新京报:我还知道大家管迟小宁叫“迟叔”。

  张黎:其实迟小宁还要比我低一个辈分。我觉得我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有了理想就总会给人带来希望。

  新京报:你们与冯小刚都有多年的合作,在你们的眼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黎:多年前我对冯小刚有一个定位,我认为他是一个具有古典主义浪漫情怀的人。浪漫主义是中国电影人最为缺乏的东西,最近大家都在说他的转型,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是他的一种回归。

  刘蓓:很多人在问我为什么近年不再与冯小刚合作,其实主要是没有合适的角色。私底下我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再次合作的。

  张黎

  与刘蓓第一次合作是在《军人机密》里。但之前早就认识,彼此都有好感。当我们的话题转向结合与合作的时候,思路一下打开了,似乎两个人的话也多了起来。

  第一次看到她是在《编辑部的故事》里,演“双双”

  新京报:你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相识的?

  张黎:第一次看到她是在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里,她出演的那集叫“双双”

  ……(刘蓓纠正他应该是“歌星双双”)。当时就是觉得她挺好的。之后有过一面之缘,然后就在合作《一声叹息》时开始熟悉。

  刘蓓:其实1998年的那次一面之缘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是冯小刚把我拉过来说要介绍我们认识,冯小刚说这是张黎,我说“哦,你好。”心想只是多认识了一个人而已。但是当冯小刚紧接着说他是《红色恋人》的摄影师时,我就多看了他一眼,因为我正好刚看过这部电影,而且非常喜欢。

  新京报:到《一声叹息》时你们对彼此的印象如何?

  刘蓓:他的话不多,是比较安静的那种人,我们平时的交流也很少。但是只要他一说话在我看来就有点拨的意思。有一次我在和张国立对词时,张黎拿起一个剧本,(“你还记得吗?”刘蓓说到这里问张黎,张黎微笑着点头。)当时他就问:“这是谁的剧本?”我听后特别紧张,以为这是我的剧本,担心穿帮,就慌忙跑过去看。结果发现那个剧本是张国立的,因为他在上面把自己的台词用别的颜色标上了。我如释重负,没想到张黎却在旁边说了一句:“如果这个剧本是你的就好了。”我一下子就顿住了,我不明白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最后我终于明白了,他是想告诉我,作为一个演员,你应该更清楚对方,把对方的台词吃透了,你才能完成一个飞跃。

  新京报:你认同她的理解吗?

  张黎:当然。我一直都认为只有建立强大的对手,你才会变得强大。因为角色是因为对手而出彩。到后来我们合作的《军人机密》也一直遵循这个原则。

  尽管是夫妻,但是合作时一定有各自的原则

  新京报:据说在拍摄《军人机密》时因为遇到了非典,反而让你们有更多的时间相互了解?

  刘蓓:是这样的,由于客观原因当我们无法拍摄时,我们会经常在一起沟通。

  新京报:你们当时确立了恋爱关系会不会影响拍摄?

  刘蓓:不但不会,反而合作得更好。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刻意回避,当时剧组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影响任何人的情绪。

  张黎:我曾亲眼看到冯小刚在片场痛骂徐帆的情景。当时就是因为徐帆改了一个字的台词,冯小刚就对她大发雷霆。徐帆觉得很委屈,她认为这样说会更顺,但是冯小刚说剧本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我不允许演员做任何改动。我想尽管我们是夫妻,但是相互合作时一定有各自的原则。如果连这个都保证不了,那我们就真的无法一起工作了。

  新京报:那在现场张黎对你发过脾气吗?

  刘蓓:没有。他只对跟了他二十多年、由他一手带出来的摄影徒弟发过脾气,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摄影师。

  对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他从来都没有发过火。

  新京报:但是据说当你们关系确立后,张黎曾特意为你加了戏?

  刘蓓:这绝对是误传,加戏主要是因为主演薛山的突然失踪,还有部分年代的戏无法展开讲述,所以才重新改写剧本的。薛山离开的时候还有16集没拍,而他的戏份又很重,所以我必须在中间起到一个填充的作用。

  张黎:不但给刘蓓加了戏,第二代的戏几乎多加了一倍以上。薛山的失踪到现在都是个谜,之后这个人竟然突然蒸发了。

  我们的结合是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互补新京报:你们是去年九月份结的婚?

  刘蓓:9月6日登记,28日举办的婚礼。我们当时是在日本买的结婚戒指,当时他的眼睛就盯着银戒指的柜台,开始我还忍着,后来终于绷不住了,我就问他:“你不会就用一个银戒指就把我打发了吧。”他竟然惊讶地看着我,“难道你要戴那种金灿灿的金戒指?”我说还有铂金的啊,在这方面他真是一点都不懂。

  新京报:你们的结合是属于互补的吗?

  刘蓓:是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互补。其实我是一个挺悲观的人,什么事情都会先想到最坏……

  张黎:(打断刘蓓)她是属于忧患意识比较强的人,但是我会表现得比较乐观。

  因为生活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既然你一定要去克服,那就去直接面对好了。

  新京报:据说婚后你们之间有一个约定?

  刘蓓:嗯,就是一定不能分开太久,拍戏时要相互打个时间差,以便相互探望和照顾。对于我来说,女人应该要回归家庭。

  张黎:也许是因为我们都上了年纪。

  新京报:促成你们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黎: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一致。因为价值观是人一生最难改变的东西。

  因为张黎、刘蓓夫妇中午有约,所以我们不得不结束谈话。张黎是一个睿智且清醒的人,在他的面前,刘蓓则更像一个被他折服的又同时能获得爱情的幸福女人。也许正像刘蓓所说的,不管怎样,我们都很高兴,我们的爱情换来了祝福。摄影/本报记者 孙琳琳 采写/本报记者孙琳琳

  

评论星光无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军人机密》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