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廖冰兄作品展:“悲愤漫画”见证历史风云 (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21日16:11 南方网
  南方都市报李怀宇
廖冰兄作品展:“悲愤漫画”见证历史风云 (图)

  用漫画来忧国忧民是廖冰兄那一辈画家普遍的情怀。如今,我们不缺漫画,缺少的是“悲愤”。图为大学生在参观画展。记者黄皓 摄

  南方网讯《历史·见证——廖冰兄的艺术》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2005年4月19日至5月8日,《历史·见证——廖冰兄的艺术》展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除了展出廖冰兄的艺术作品外,还设“我画冰兄——美术家笔下的廖冰兄”美术作品展和“向廖冰兄致敬——爱国·和谐·关注”广东大学生漫画作品展,其中大学生漫画作品展共评出多个奖项,奖品均有廖冰兄签名。开幕当天,年届90岁的廖冰兄因身体原因没有亲临现场,他的众多朋友、弟子和几百名大学生参观了展览,并向廖老遥遥祝福。

  “廖冰兄的画首先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

  挪威专门研究中国漫画的学者何莫邪认为,近代中国漫画有两人可以称为世界级艺术大师,一是丰子恺,一是廖冰兄。漫画大师廖冰兄一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他是以漫画为武器的勇猛斗士,用漫画干预政治,干预生活,抨击邪恶,其漫画是一部浓缩了的百年中国史的形象体现。本次展览以时间为主线,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图像、文献、实物、艺术品等,见证廖冰兄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内涵,展现中国的沧桑历史。“历史”部分主要展现廖老书信、照片,并有历史事件图片、介绍等再现当时情境。“见证”部分则以“悲愤漫画”为主展现漫画家的一面及历史情境,同时通过另类艺术表现廖冰兄多彩人生。

  廖冰兄毕生创作漫画数以万计,多为“悲愤漫画”,此次展览选取了其中重要的代表作。抗战初始,民族国家的政治问题压倒一切,廖冰兄的漫画对宣传抗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抗战胜利后,中国的政治转向反饥饿、反内战、争民主。廖冰兄以《猫国春秋》及其香港时期的包含革命内容的“市井漫画”而知名。“文革”结束后又以《自嘲》、《噩梦录》等反思之作,反映了浩劫之后的民众心态。有学者说,当今,传统意义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漫画似乎离我们渐渐远去。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最易于鼓动宣传的画种,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一种工具,它们真实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局势、百姓生活等历史风貌。廖冰兄的漫画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20世纪的历史。一位法国的社会学家则认为:廖冰兄的画首先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他深刻地触摸到人类共通的人性本质部分,这使他的画超越了民族界线,能为人类共享。

  “正面的廖冰兄驱邪扶正,疾恶如仇;背面的廖冰兄心慈面软,从善如流。”

  本次展览不仅展示廖冰兄的漫画艺术,也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把握廖冰兄各时期活动的社会背景与其艺术的内在联系,把画展提升到对廖冰兄的思想艺术研究、史论研究的功能上来。廖冰兄漫画内容严肃,风格朴实辛辣,深入浅出而又锋芒毕露,他认为:“我感到自己处于世界漫画史的纵横线的一个交叉点上,因为中外古今的漫画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

  展览也选取了廖冰兄的妙语录,表现他的另一面。廖冰兄自称:“我是一个‘双面人’,正面的廖冰兄驱邪扶正,疾恶如仇;背面的廖冰兄心慈面软,从善如流。凶狠的廖冰兄是现象,善良的廖冰兄是本质。”其晚年喜欢书写于右任的对联“与人乐其乐,为世平不平”,是他本人的人生写照。在艺术修养上,廖冰兄自称“野生动物”,涉猎的知识面广而杂,因而漫画手段丰富多彩、思想深刻。他天真、自然,不讳言自己的本事就是“东拼西凑”,博采众长;他没上过正规的艺术学校,艺术养分最早从民间来,造就的艺术又回到民间去。儿时的喜好、偏爱的木版年画、门神等民间艺术影响他的风格,也决定他的风格。

  “一生不准享受,只准劳碌做牛马,不做物质贵族,也不做精神贵族。”

  展览还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廖冰兄热心公益事业的义举。晚年的廖冰兄丝毫不改忧国忧民的本色,自己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却以书法、小品为扶贫助学筹款集资,除了汇款帮助全国各地的一些贫困者外,还多次捐出字画发动义卖为重症儿童筹款。2004年,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成立,老人多年来把自己的积蓄用于公益事业的愿望得以实现。他说:“我认为享受等于受罪,我在投胎之前就同阎罗王签了约:一生不准享受,只准劳碌做牛马,不做物质贵族,也不做精神贵族。如果我违约,一讲享受就要打回地狱,所以我不敢偷懒,遵守对阎罗王的承诺。”编辑:尔东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