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上荧屏做主持
洪晃回应五大质疑
洪晃本是躲在文字背后的人,年初,她大摇大摆地登上旅游卫视深夜谈话节目《大人在说话》主持人的宝座,她不是逗你一乐,而是用观点的针尖来挑你刺你。
从主持人现场掌控、话题选择、嘉宾表现能力以及节目趣味性等几个方面,不断有观众对她的主持提出质疑。对此,记者近日采访了洪晃本人。
质疑一
洪晃的主持能力
对于洪晃的现场把握能力,观众也颇有微词。在请小香玉做嘉宾的一期,有一段简直成了洪晃和小香玉的互相吹捧,姐姐长短地叫起来,有点肉麻。到后来换了几个男嘉宾以后,节目的内容开始变得有条理,有深度。可见洪晃的主持能力还需要磨炼,她有时候可能也会被嘉宾牵着走,没有突出主持人把握全局的观念。
洪晃回应:我有这个自信做好节目,第一是气氛控制,我能保持谈话水准不枯燥、不下流。第二是保证观点新鲜、尖锐,一般我的谈话都能得到别人的回应。我觉得这个节目不是我出彩,而是立场和策划出彩。
质疑二
话题艰深
《欧洲人看美国快餐文化》、《管理老板》、《跨文化》、《美国人眼中的麦当劳》等等,这是4月初几期《大人在说话》的题目。仅仅看题目普通观众就有点敬而远之,再听到里面提什么艰深的著作,难懂的理论,肯定要换台的。
洪晃回应:一开始我们节目就有误区,理论偏高,做的题目都是什么“幸福比GDP重要”,看的书都不是通俗易懂的,谈着谈着自己都觉得有点干。后来我们的策划就说,既然是成人节目,何不涉及成人话题,说点他们想听的,反正这时候孩子们都睡了,就是得有一点少儿不宜。就算是讲职场、钱,也要有故事,有血有肉的东西。我觉得节目不是打情骂俏谈出来,也不是一种娱乐方式逗你一乐,揭你老底,或者是真人秀,应该是有知识含量的,用尖锐的观点和观众分享。
质疑三
嘉宾来自朋友圈
作家刘索拉、电影导演宁瀛再加上洪晃,三个有思想的女人凑成一台戏实际上并不好看。这是看了《大人在说话》之后的感想,强强联合就一定更强吗,并不见得。这就像是在炒一盘菜,有了好的材料,还要掌握火候、适当调味,而这三人在一起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电视表现力,不时髦、不养眼、观点偏激……而在一个小圈子里生活的人品位趋同,口味相当,就像演戏一样没有冲突不好看。
洪晃回应:其实我的理想状态就是没有结论,百家争鸣。我们的班子一直在扩大,吸收成员,只要他有观点就可以来上节目,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比如我们请过小香玉,讲艺术家原创动力怎么来,请陈丹青,他不只是谈他的专业,他可以谈婚姻、财富、人性……这样才更有看头。
质疑四
洪晃不注意形象
洪晃的杀手锏是她的留洋背景,没有包袱,视野非常开阔。但成也洋背景,败也洋背景。比如有些观众就质疑说:“不要总说英语,有卖弄之嫌。”而且做了公众人物以后,洪晃的不爱打扮也惹得观众不乐意:“洪晃今天的衣服很难看,拜托以后不要再穿了。”
洪晃回应:我已经注意到了尽量不说英文。我以前从来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觉得化妆太麻烦了,心想咱要说出水准,谁管你穿什么呢。但是做电视以后我改变了这种观点,上电视是一种荣誉和信任,你既然在公众面前出现就得尊重他们,化化妆,弄弄头发,不能蓬头垢面地上去。
质疑五
节目拾人牙慧
三人脱口秀早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2005年加入其中,《大人在说话》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节目的趣味性到底在哪里?
洪晃回应:5月1日以后,我们要加入表现主义的东西。比如公开的搁红豆、黑豆,让人有参与感,再比如说毕加索的第二个情人叫什么给忘了?我可以问摄像等等,如果周围的人都觉得说的这个话题乏味,就可以提醒我们能不能换一个,就像唱京剧,好就喝彩,不好就说得了吧!
作者:记者刘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