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上海文学》今年5月号以较大篇幅在专栏《“市宫剧作家群”现象的启示》中,介绍了“血总是热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一群剧作家。
宗福先、贺国甫、贾鸿源、马中骏等都是来自基层的工人。20年来,他们先后推出了话剧《于无声处》、《屋外有热流》、《血总是热的》、《中国制造》、《谁主沉浮》等,这些作品在上海乃至全国戏剧界都有着巨大影响。评论家邹平认为,“他们这几部话剧作品
没有模仿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一部有一部的特点。他们创造出的这一批硬汉形象,像这座城市的基础,尽管默默无声,但却用他们的脊梁扛起了现代化的上海”。
宗福先在文章中承认自己“过于多愁善感”,“到了这个年龄改也难。虽然我还想继续修炼自己,但我一定会给自己留点激情。”贺国甫夸奖“市宫对每一个投入她的怀抱的作者和他们的作品都是非常宽容的,从来不对作品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贾鸿源则认为,“在新一轮的城市文化建设和上海文艺创作新高潮到来之际,把握工人创作群体的传统与命脉,对于下一步的写作突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期《上海文学》还刊登了“市宫剧作家群”获国家级奖项作品篇目及话剧剧本《谁主沉浮———道拉斯先生到来之前》第五场。
左右(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