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生于地下死于……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05:49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第58届戛纳电影节正在法国盛大举行,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将携《青红》与一帮世界大师争夺金棕榈。照理说,这样的电影早该被炒翻天了,可惜这次《青红》却异常冷静,尤其和高调宣传的参展片《无极》相比,尤显得落寞。可以想象,不管这部电影能不能得奖,最终它在国内的票房都不会乐观。

  其实每年中国都有一两部电影入围欧洲的电影节,不过这些影片很多都没在国内上映
过,而上映过的几部电影票房也是一路惨败。似乎以拍地下电影出身的第六代导演,想从“地下”走到“地上”,总是逃不过票房的门槛。

  第六代不走“寻常路”

  第六代导演卷土重来,声势浩大,但是真的只能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实媒体对这些导演都非常看好,从艺术角度上一阵狂吹之后,发现电影院只有两个厅在上映,发现有读者打进电话说媒体在盲目炒作。大家仔细想想“第六代”好像从来都是在国外大放光彩之后,在国内就无声无息了。证明这里面的确有问题。

  为电影节评委如今西方电影节似乎真的成了第六代导演手上惟一的筹码,在他们创作初期总有可能被这个“筹码”限制,或是有意无意地走进一个讨好评委的中国模式里,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前辈导演张艺谋在创作活力尽情涌现的早期,也曾被影评人批评其作品里有讨好西方的“丑化”、“猎奇”,不过现如今张艺谋惟一还剩下的情结也许就是奥斯卡了,他的近年作品也不再受到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的青睐。但张艺谋现在确实也走出了以“中国模式”来讨好个别评委的层次,他现在是以“中国模式”来吸引西方观众和市场,无论大家对《英雄》、《十面埋伏》的评价如何,它们在西方市场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是不容置疑的,这里面的区别恐怕是第六代导演尚未体会到的,当然也是现阶段的他们还没有能力达到的。

  为张扬个性不管是正要去法国的王小帅,还是已经从意大利回来的贾樟柯,他们拍电影总是非常自我,不过他们为了这种自我个性的张扬的确付出了很多代价。

  第六代导演很喜欢通过在国外卖得好来影响国内市场,现在他们回过头来主攻国内市场,是好现象,但是他们个性的电影和大众口味的不协调却成了最大问题。第六代导演的作品是艺术电影,很难以商业的规格来要求。而不同的电影会有不同的观众群,对市场的诉求也大不一样。要让电影拍出来大家排队看,第六代导演现在还没有这样的群众基础。第六代导演不能抱怨环境有问题,只能寻找方法把观众吸引过来,把小众电影变成大众电影。著名导演侯咏曾经说过,票房的高低对第六代导演能否顺利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针锋相对

  洁尘:第六代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听说网上对第六代导演的批评声愈演愈烈,成都作家洁尘非常惊讶,她反问记者:“真有这回事吗?他们怎么说?”当记者将最尖刻的观点,“批评第六代导演总是将中国较落后的一面呈现给外国观众”转述给洁尘时,她笑了,“如果没有记错,这样的批评声从第五代导演就开始了吧?当初不是用来针对张艺谋的吗?”

  洁尘坦言:“我对第六代导演很有好感,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第六代导演起点比较高,他们的讲述方式是国际化的,他们不是商业片,但他们的题材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晦涩。拿贾樟柯的《世界》来说,它的观看性其实很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风格。观众觉得不懂,可能只是贾樟柯观察事物的视线比较冷,与观众普遍的审美有一点差异。这种电影对观看者来说,是需要训练的、磨合的。”

  资深影评人贾力:第六代是没有竞争力的一代

  对于第六代导演,这位以直接、尖锐的文风行走的著名影评人毫不客气地表示:“贾樟柯登陆了,王小帅也见光了。但他们那些被誉为是划时代的‘新革命’作品,的的确确没有得到更多影迷的青睐。它惨淡异常的商业收益告诉了我们,第六代的新艺术电影族群,在当前中国的主流院线中是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的。”

  谈到贾樟柯的《世界》,他直言:“暂且不说他的这部电影只有概念,没有内容、没有力量,单是看他的电影海报设计就是在故弄玄虚。‘北京在打雷,乌兰巴托开始下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张海报是给谁看的?艺术家?诗人?作为导演,他脱离了观众,请问,没有观众电影拍来做什么?我希望第六代导演好好反省一下,突破狭隘的所谓的‘文化眼光’真正充实电影的内在。”

  散打娱乐江湖

  “第六代”还早常雄飞原本以为“第六代导演”的说法在他们纷纷解禁之后就可以慢慢淡去,可惜在《青红》入围本届戛纳电影节之后,这个专属名词再次被提了出来。我没有看过《青红》,但是从故事的年代和情节来看,又是我不喜欢的那类型电影,我就是看不懂这帮人的电影,我不觉得说出来有什么不好意思。

  100多年前电影诞生的时候,被称作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的《工厂大门》,就让所有的工人感到激动,因为那时朴实的镜头和简单的表现形式让人看了轻松。虽然把当时的情况和现在比有点牵强,但是那种全家集体看电影的感觉似乎才是电影的本质感觉,电影生来就应该是大众的电影。目前的“第六代”似乎违背这个原则,他们都很有个性、很有才华,所以他们不在乎大家是不是喜欢,这一点和世界上的“先锋艺术家”有点像。

  不少喜欢“第六代”的人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们的色调、节奏、镜头,很可惜的是,这些总结仅仅来源于对盗版碟的总结,到他们真正登堂入室走进影院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些片子的上映周期太短,想去看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好莱坞大片或者3D卡通片。不希望看到“第六代”成为票房毒药,或者成为小众电影,因为他们好像在世界电影界已经有了名气,但却只能代表“中国电影之小众派”,要代表中国电影,还早!要做到票房大片,还早!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