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搭错车》的版本来自台湾经典电影《搭错车》,它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始终在平民化上下功夫。一个台湾退伍老兵与养女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似乎毫无开掘的意义。但是,制片人王远峰却认为,故事的框架、背景虽然已经过时,可其中包含的人文关怀具有跨越年代的现实意义。他感怀改革开放20多年后内地百姓情感心理的变迁,思考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价值观念发生变化之后,亲情、爱情、人情应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觉得,在现时的社会条件下,将李雪健塑造的《渴望》中宋大成一角进行深一步的挖掘,会创
造出类似于《渴望》的效应。他期待《搭错车》在呼唤真善美方面既有对《渴望》的秉承,又有在时代感、道德观和价值观上的新发展,同时也期待李雪健在这部剧中为观众塑造一个高于以往的“厚道人”形象。
李雪健:厚道人不好当
李雪健是个厚道人,但厚道人并不好当,无论是现实还是演戏。现实中,无聊的人不放过厚道人,对于他们,李雪健的反应就是愤怒;表演中,厚道人难演,尤其是一个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厚道人就更难演了,完全得靠一举一动来演戏,靠的是真功夫。李雪健说:“这种残疾人虽然自尊心非常强,但是他特别能够理解人。表演起来确实有一些难度,主要是你必须得演这么长的一个戏,情节还挺复杂,一句话不说又要让观众看得懂,还要让观众愿意看。所以,表演的眼神、手势、形体甚至口形都非常重要。”
自2000年李雪健患病康复以来,片约一直不断,从《中国故事》到《历史的天空》再到《唐山绝恋》,每一部都有上佳表现。但是,对艺术孜孜以求的他并未满足,一直寻求着一个特殊的角色——能够超越当年《渴望》中让自己一举成名的宋大成,达到表演上的新高度。
出演《搭错车》中的哑巴孙力,被李雪健视为难得的机会。首先,《搭错车》的主旨恰如其分,它描述了改革开放20多年以后内地人情感心理的变迁,反映了普通百姓的亲情、爱情和人情观,具有跨越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其次,《搭错车》比《渴望》所传达的真善美有了更深的拓展。孙力这一人物与当年的宋大成一样,是集诸多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人物,但孙力的处境更复杂,对手更强大,爱得更痴迷,所以人物情感的张力就显得十分极致。
为了完成这一次跨越,李雪健从接下《搭错车》就潜心揣摩角色,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从不置评,包括关于他健康状况的种种猜测。在拍摄期间,李雪健沉浸于角色之中,拍摄间隙也一言不发,只能听见导演高希希的指挥之声。剧组上下达成一致,不和李雪健说话,甚至连每天开工见面的打招呼也省略了,以便使李雪健在拍摄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始终如一地保持角色状态——只做事,不说话,更不要说接受记者采访了。不过,缄默不语并不妨碍李雪健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要求,对剧中人物的肤色、手上的每一道皱纹,他都精益求精,力求准确。
李琳:爱上老男人
在以往的不少作品中,李琳老是爱上年纪大她一截的男人,这让李琳自己都觉得有趣。她说:“我真的适合谈忘年之爱吗?”不过她透露,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爱人,的确比她要年长一些。她笑说,自己喜爱被照顾的感觉胜于照顾人。
李琳坦言,和大自己20多岁的中年男人谈感情其实没觉得别扭,反倒是和李雪健的对手戏让自己压力不小。“他饰演的孙力是个没有任何台词的角色。他是很细腻的,我的每一个细微的表现他都能有反应。每当我说完大段台词后,他只需要几个动作和眼神,就把我的戏全给抢跑了。为了不让他抢走我的戏,我必须较着劲去演。”
戏外,李琳恭恭敬敬地称呼李雪健为“李老师”,李雪健则以“小李老师”来回敬。“可能他觉得,我们这种角色关系喊‘小琳’,会不会显得太亲昵了,不如喊小李老师显得庄重。”李琳笑着解释说。
高希希:抓住生活不动摇
执导《搭错车》的高希希是近几年崛起的新锐导演。从2002年的《花非花》开始,到近期的《结婚十年》、《历史的天空》,再到即将播出的《与爱同生》,高希希涉足悬疑、情感、历史、战争和社会问题等各种题材,这个来自空军的艺术家也因此被评价为“全天候”导演。
最初制片方找到高希希执导该剧时,他的态度并不积极,原因在于他认为翻拍电影是炒冷饭,费力不讨好,他不喜欢“注水货”。但当制片方将剧本拿到他的眼前时,他的这一想法动摇了。新剧本并不是对篇幅短小、线索单一的电影故事进行机械的改写扩充,而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尤其是阿美母亲刘芝兰这一人物的设定,更使得电视剧《搭错车》曲折而感人。在其与孙力和亲生女儿阿美命运纠缠过程中,矛盾被放大了,戏剧性增强了,显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本土感”。当高希希征询李雪健意见时,李雪健的一句“可以试一试”,终于使高希希下定决心接拍此剧。
除此之外,高希希在《搭错车》中还将展示他在音乐处理上的独特心思。当年,电影《搭错车》曾在第20届金马奖中获得最佳原作音乐、最佳插曲、最佳录音等4项奖,主题歌《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是否》等,时至今日还广为传唱。电视剧《搭错车》的音乐,也因为这些辉煌而成为关注焦点。高希希对此成竹在胸,其中的片头、片尾曲将按新版故事重新创作,风格上细腻与大气兼顾,体现该剧所具有的时代风貌和深情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