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豆》、《霸王别姬》开始,中国媒体对戛纳影展的关注度与“年”俱增。特别是今年,中国电影跨过百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中国首次有三部影片同时进入戛纳竞赛单元……国内媒体爆发了比以往更加炽热的情感。然而,当我们的记者走出国门的那一刻,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了作为国际影展中“国际”一词的概念与规则?中国人十几年来的戛纳情结是否应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进行一下理性升级?
误读一:
放映几分钟,观众就走人
前年娄烨的《紫蝴蝶》来戛纳参赛,结果遭到国内媒体的暴啐,说影片放映时观众没几分钟就抬屁股走人。
分析:这只能说明国内媒体不了解国际电影节程序。给观众看的门票都是千金难得,观影人也都需着正装,怎么可能说看看就走?那些报道说场面冷清的媒体看的肯定是给片商的场次,片商是为了选片,上午就要看好几部,走来走去完全正常。
误读二:
鼓掌20分钟,简直是吹牛
去年有报道称《十面埋伏》在戛纳放片后得到了全场20分钟的掌声,结果遭到了国内众多媒体质疑,表示这绝对是在吹牛。
分析:西方人对影片及影人的尊重是难以想象的。本届影展上《黑社会》放映前后,大规模的掌声共三波,首先是开场;其次是影片结束,掌声又起;全场灯光一亮,掌声再起,这波掌声经久不息,观众全都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
误读三:
拿片子“博奖”,屡试不爽
我们的导演把片子拿到戛纳电影节上来就是为了“博奖”。
分析:来戛纳更重要的是来卖片,片子卖得好才会更好地推动这个市场。中国内地去年的电影产量已达到212部,我们的问题不是没片子而是我们的市场不够大,像戛纳这样的顶级电影节,如果我们再简单地把它仅仅视为“为国争光”且屡试不爽的乐土,那就大错特错了。
误读四:
商业味浓重,背离艺术
“戛纳已走到要艺术还是要商业的岔道口。”
分析:作为电影节,戛纳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的担子。由此可以明白为什么像《无极》、《功夫》这样本来跟戛纳无缘的片子也要往这里挤。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非要将金棕榈的评选裹进商业与艺术的“纠纷”中。你评你的奖,我卖我的片,文艺片与商业片在戛纳始终是各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