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北昆让课本“舞动”起来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21日01:08 北京娱乐信报

  昆曲传播找到合适途径,语文教学找到生动方法

  信报讯(记者唐雪薇)把平面的课本变成立体的课本,在课堂上看昆曲。北方昆曲剧院结合学生课本的内容,把《牡丹亭》、《西厢记》、《窦娥冤》等昆曲古典名剧带进了崇文区汇文中学。

  “昆曲为什么姓昆?”为了达到演出和教育的双重目的,北方昆曲剧院院长刘宇宸在每次进校园的演出前,都会要先讲解昆曲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在昆明诞生的吗?”“是!”同学们虽然回答得很整齐,但又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是个“圈套”,所以很多人马上又心虚地笑了起来。之后,刘宇宸告诉同学们,昆曲诞生在江苏的昆山。

  昆曲的传播要找到合适的途径,课本剧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作为戏曲艺术的昆曲,与文学、音乐、历史及美学等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其中许多故事和人物,大部分源自文学名著名篇。《中学语文教材》节选了一些传统剧目的剧本或小说,如四大文学名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及《窦娥冤》等。这些作品在昆曲中都有相应的剧目,而且保留着很好的状态。老师在课堂上讲文学,讲戏曲,不如把语文教学搬上舞台,让平面教学成为立体的情景教学。自今年3月份以来,北方昆曲剧院已先后到北京大中小学演出了30余场,因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看昆曲,为了达到互动和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的效果,在演出的过程中还邀请学生们穿上戏装上台扮演剧中角色,念台词、走台步,模仿各种戏曲程式动作。尽管受条件所限,学校礼堂没有大剧场里那样漂亮的灯光和布景,但每次演出的效果都非常好,熟悉的课本剧“小戏”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初二(3)班的裴沛同学告诉记者:“虽然看的是昆曲,但看的过程中我和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有意识地回忆起《牡丹亭》的课文,让我们在愉快地看戏过程中学习和理解了课文,提高了认识能力。而且很容易就明白了课文的意思,这样的学法让我们觉得很轻松、很有兴趣,记得也很牢。”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