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我从不为钱写作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08:50 天津日报

  ———访作家梁晓声周凡恺

  “我从不为钱写作!”前来参加第15届全国书市签售活动的作家梁晓声日前对记者说。

  梁晓声目前已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以讲课为主,但他仍未放弃写作,他的一
部新长篇虽然没能赶上本届书市,但他却带来了中国画报出版社为其出版的《父亲》《表弟》和《毕业生》等青少年版,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在接受采访时,记者想请梁晓声谈一谈对一些眼下走红的青年作家的看法。有些青年作家曾直言不讳地说,一个作家写作如果不挣钱,那还写什么?那他不是有病吗?对于这个问题,梁晓声仿佛有意回避,他说,我现在是大学教授,我对年轻人说的每一句话,可能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我只能说说我自己。从我开始写作至今,作品也不算少了,但我可以肯定,我没有一个字是为钱写的。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分清作家写作与商业写作两个不同的概念。作家写作要讲社会责任和良心,要对你所有的文字负责,要有使命感,从古至今,中国外国,没有哪一个流芳百世的作家,是为了钱财而写作的。但商业写作则不同,商业写作要靠包装和炒作,市场需要什么就写什么,当然,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利益。我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是不应该考虑版税和印数的,这样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在我的写作中,中篇短篇小说是最多的,每部五至十万字不等,有的只有几千字,都是在杂志上发表,而中国现行的稿费制度,每千字不过五十元,最多也超不过八十元。以此计算,一部十万字的作品也只有五千元,扣除税金,也就所剩不多了。这几年,我散文写得较多,我所收到的稿费单子,少的几十元,最多的也不过三百元,假使我把这些时间用来写电视剧或者其他的迎合市场的东西,我想我会有一个很好的收入。但我不想难为自己,因为我所做的都是我喜欢的。我并不反对别人挣钱,更不会眼红别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不会相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文学理念,我总是在想,既然我顶着一个作家的帽子,我就要以自己的作品让普通人寻找到一种社会的公正,达到了这一点,哪怕我是一个穷人,也感到满足了。

  谈到如今年轻人对生活和文学的理解,梁晓声感到有些忧虑。他说,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文学的本质意义对他们已显得不重要,我曾带领我的学生办了几个杂志,但校园文学一直逃不出固有的模式,所有的作品都只是一味地强化自我,而从不体恤民众的痛苦,因而只有停办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根本就没有上好人文以及历史这一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更是我们的失败。

  本报记者周凡恺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