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裘小龙:不只想当侦探作家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11:07 上海青年报

  以《红英之死》、《外滩花园》在西方侦探小说圈内一炮而红的华裔作家裘小龙,明天下午将在上海书城与读者见面。记者昨天在专访中得知,在他即将推出的第四部推理小说《红鼠》中,将书写一部上海与纽约的“双城记”。

  裘小龙正用各种新文学类型的尝试和突破与西方对话。起先以诗人身份在美国并不出名,但开始写侦探小说后先后入围美国“爱伦·坡推理小说奖”、“白瑞推理小说奖”,又
在2001年获得世界推理小说最高荣誉———第23届世界推理小说大奖“安东尼小说奖”,从而名声大噪。

  “在最新的这本小说中,我将尝试把上海和美国城市结合起来写,灵感起源于狄更斯的《双城记》。”裘小龙表示,他小说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上海,这座永远书写不尽的特别的城市。

  青年报:我知道80年代你在上海以翻译意象派诗歌闻名,叶芝那首著名的《当我老了》就译自你的笔下,为什么去了美国之后走向了另外一条写作之路?

  裘小龙: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我在卞之琳导师的指导下开始翻译研究外国诗歌。当时卞先生对我说,你研究诗歌,自己不写诗怎么行?于是我也开始写。他又要我把诗送到“诗刊”去,从此一发不可收。我在美国头两年也一直都是写诗的,不过美国的诗歌圈子比中国还不景气,在媒体那么发达的社会,关注诗歌艺术形式的人更少,所以后来渐渐不写了,大概是95、96年的样子,我写出了第一本侦探小说《红英之死》。

  青年报:多数中国读者对侦探小说的认识还只是最近这几年的事,差不多在十年前,你是如何想到要写侦探小说的?

  裘小龙:我在跟卞先生读研究生的时候闲来无事就喜欢看侦探小说,里面的布局、结构、路数,看多了发现也就这么回事情。等到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的本意不是写成一本侦探小说,而是希望借一个案件故事的壳,来展现迅速变化中的中国社会。

  青年报:我注意到无论是《红英之死》里的上海酒吧,《外滩花园》里的外滩花园,还是《石库门骊歌》里住在亭子间的女作家,故事的发生地始终是上海。

  这是否有近年来西方对中国、上海关注度升温的因素,或是上海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裘小龙:一个作家一般总是选择他感情深处最熟悉、也最亲切的题材,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感觉来。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至于西方对中国和上海的关注,其实一直都有,不过奇怪的是真正写出当下中国时代特征的外文书并不多。

  青年报:那么你对这座城市的印象究竟如何?有什么是你最想在作品中表达的?

  裘小龙:我自己虽然是上海人,但每次来到这个城市总有新的体会,它的变化太快了。有一句英语形容上海很贴切,叫“themosthap-penestcity”,最有可能发生什么的城市。

  在我的书里,那些案件的背后,也想把这座城市渴望与世界接轨的迫切,与人物命运和社会问题的矛盾展现出来。在西方的侦探悬疑文学里,有一个细分的派别,就是侧重写社会问题的。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