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十年代: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质朴可爱的儿歌,已经传唱了近40年。它的创作者潘振声老师已经70多岁了,但至今仍然在给孩子们创作歌曲。他告诉记者,因为儿童节快到了,他非常忙,“孩子们都正在等着我的录音呢。”
当年,30岁的潘振声创作《一分钱》的时候,正处在一个学雷锋的时代,孩子们也对做好事充满了热情。他笑称创作这首歌是“遵命音乐”,缘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的邀请。“我那时在小学当大队辅导员,我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文具盒,里面总是放满了硬币,都是孩子们捡到了交上来的。那时孩子们排队回家,交警就在校外维持交通秩序,孩子们和交警关系非常亲密,经常是走出校门很远了,还频频回头,和交警挥手喊道‘叔叔再见!叔叔再见!’我将这两个场景融合起来,创作了《一分钱》这首歌。”如今,《一分钱》手稿、曲谱已被上海人民警察博物馆收藏,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
这半个世纪以来,潘老还创作了上千首少儿歌曲,最著名的有:50年代的《小鸭子》,60年代的《一分钱》,70年代的《好妈妈》,80年代的《嘀哩嘀哩》,90年代的《祖国祖国我爱你》。“生产队里养了一只小鸭子”、“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就随着那些清澈透明的歌声一直传唱。
潘老创作的歌曲所影响的一代代少年,甚至有的当上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退休教师张老师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他回忆起五十年代的歌曲,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样斗志昂扬的歌声。“那时刚刚解放,孩子们和当时的年轻人一起,都特别喜欢唱简洁有力的抗战歌曲,像《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咱们工人有力量》、《团结就是力量》也不错……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常常唱《毕业歌》、《劳动最光荣》。”“文革”开始后,语录歌就传唱开了,大人唱,老人唱,小孩也唱;学校教着唱,广播天天放,报纸上也在登。其中,最有名的两首语录歌当数《社会主义好》、《大海航行靠舵手》。
事实上,虽然经过了“文革”十年,解放后一直到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间,中国仍然涌现出非常多的少儿歌曲佳作,被广泛传唱,甚至数十年不衰,比如《小燕子》、《读书郎》、《娃哈哈》、《我们的田野》、《小小螺丝帽》、《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它们都在当时的年青一代记忆中打下了烙印。一位40岁的公关公司总监说,“《让我们荡起双桨》首歌让我想起我小学时的暗恋和崇拜的一个女孩。每当去郊外野炊、踏青,就会唱起这首歌,就可以看见她。现在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她。”一位记者提到了《小鸭子》,“我还记得大学毕业那一年,我们骑自行车去50公里远的郊外玩,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没力气了,就一起唱了好多流行歌,最后,大家唱起了‘生产队里养了一只小鸭子’,一下子就特别默契,所有人的兴致都上来了。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那首歌,‘再见吧,小鸭子,我们上学了;再见吧,小鸭子,我们毕业了!’”
五六十年代创作儿童歌曲的那些词曲作者都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而今,很多都已作古,比如为《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的词作者管桦、《让我们荡起双桨》作曲的刘炽。但有一些健在者仍在为今天的儿童歌曲孜孜不倦地工作。
“对比以前,现在的孩子美育的教育被忽略了。”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广东作曲家黄国群感慨地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样的歌。这批歌曲唱出我们那种纯洁高尚的情操,那时,我们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报效祖国,做好接班人。”现在的文化更多元了,孩子们如果不进行引导,会被市场上的流行歌曲所影响,丧失审美能力。黄国群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在最近被追捧的“超级女声”节目中,成都一个小女孩上台,郑重其事却又奶声奶气地宣布:我今年9岁,但我从不唱小孩的歌,我只唱大人的歌。下面我带给大家一首:《爱你一万年》。——更令人尴尬的是,《一分钱》现在经常被翻唱成其他的版本,变成一种反讽和嘲弄;重听这些被篡改的老歌新唱,真是悲喜莫辨。
幸好,不管什么时代,人对美的追求是不变的。那些儿歌创作者也仍在坚持把自己的美带给更多的孩子们。我们希望,再过半个世纪,孩子们的无数歌谣里,也会有今天的歌曲流传。 本报记者 侯虹斌
八十年代: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我小时候最喜爱唱的歌?想起来好像有很多,一下又很难说清楚。其实说实话,我们那时候唱得最多的可能是电影歌曲,比如《少林寺》,还有一些动画片里的歌,像《铁臂阿童木》,还有《外婆的澎湖湾》这些台湾校园歌曲。不过,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你说的少儿歌曲。”刚过而立之年的阿涛说起(20世纪)80年代唱过的属于那个年代孩子的歌曲,居然有些困惑。
的确,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变化之大难以言喻,太多的新鲜事物,太多的热血激情,纷乱繁杂,却又让人神往。这个年代确实与众不同:之前的十年极度混乱,之后的十年又诞生了太多新鲜事物。在这个时间区段里,刚刚走入普通人家庭的电视里纯洁得连一个亲吻动作都没有,“六一”儿童节最通行的打扮就是白衬衣蓝裤子红领巾……
作为成人社会的一面小镜子,社会的剧烈变化也反映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娱乐生活还相当匮乏的80年代,包括《铁臂阿童木》等境外影视产品的大举进入,成为少儿歌曲迅速丰富的一个最直接原因,彼时彼刻,一首歌在一夜之间便唱遍大江南北的大街小巷并非虚构的神话。
与阿涛一样,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它们影响。于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台湾的校园歌曲亲切自然、温馨感人——“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童年》)、“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鲁冰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第一次知道欧美日本帝国主义凶神恶煞之外还有如此童真的一面——“雪绒花,雪绒花”(《雪绒花》)、“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我们爱你”(《聪明的一休》)“哦可爱的蓝精灵”(《蓝精灵》)……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阶段有限的开放,让能进来的精神产品的水准相对稳定,没有后来十年中的泥沙俱下。若干年后的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些新鲜的旋律、陌生的内容,都在预示着一个外面的精彩世界,这些感受最终都融入到他们的成长历程当中,或者可以说,他们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并在歌声中成为这一股潮流中的主力人群。
对于一个刚刚走出封闭状态的国度而言,80年代进入到儿童世界的旋律,既陌生又动听令人神往,迅速传唱开来不难理解。如果说开放的姿态是80年代一大特色,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的是另一种传统。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采蘑菇的小姑娘》)“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小螺号》)、“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妈妈的吻》)、“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小草》)等都传唱一时……曾几何时,这些带着浓郁自然气息的歌曲,其实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相似,与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却直到80年代才重新回归,此中的原因是不是令人回味?
与此同时更让人有意无意忽略掉的是另一种历史并不悠久的传统,那就是上一辈乃至几辈的少年儿童们唱过的歌曲,经过时间的积淀,它们同样进入到传统的经典行列,“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闪闪的红星》)、“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共产儿童团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让我们荡起双桨》)……若干年后,中国重新卷起一阵红色经典热,联系一下80年代的背景,原因便不言自明了。
这是一个血液粘稠激情莽撞的青春少年成长的十年,这是一个人人睁开了眼睛看世界发现处处充满诱惑的十年。
往事如烟,记忆繁杂,一切恍如昨日。在这些久远的旋律中找出最具时代代表性的歌曲,是件困难而又不讨好的事情。如果推己及人是可以容忍的错误并获得豁免的话,我可能会选择那一首《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生活在80年代中的人们,他们开始需要张扬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了,而所谓的张扬,其实就是拍拍手这么简单。
本报记者 刘炜茗
九十年代: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忙着追求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还有《歌声与微笑》、《世上只有妈妈好》、《采蘑菇的小姑娘》、《妈妈的吻》、《春天在哪里》、《种太阳》、《小螺号》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儿童歌曲,到了90年代,国内儿童歌曲的创作几乎是空白。
这种空白是与80年代末开始国内整个流行音乐创作走向低谷和寂寥的情景一致。80年代经历过的创作高峰在90年代真不知道丢落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此时的孩子不能说没有歌曲可唱,只是老师和音乐课本上教的仍是80年代、“文革”前的儿童歌曲。所有被采访对象能从记忆中抽出来的真正称得上儿童歌曲的除了上述歌曲外,还有就是更早的五六十年代的。现在网上以“儿童歌曲”的关键词来搜索,归为“儿童歌曲”的歌中,几乎没有是90年代创作的。
一方面是在学校里跟老师唱老的儿童歌曲;另一方面,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成人歌曲、电视剧歌曲逐渐走向孩子,伴随着他们长大。每个受访者都会情不自禁地谈到“那时看金庸的武侠片、琼瑶的言情剧”的惊喜。这些从80年代就开始“北上”的文化潮流在90年代继续凶猛,《射雕英雄传》的粤语主题歌就像藏在铅笔盒中的翁美玲的贴纸画一样成为童年成长的记忆碎片。成人化的电视剧及其歌曲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饶蓓是1985年出生的江西女大学生,她还记得当时很喜欢风靡内地和台湾的“小婉君”及其扮演者,“《旋转木马》《青青河边草》成了她印象最深的童年歌曲”。
除此外,从80年代开始就在各电视台热播的《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榜》等中国古典名著电视剧在90年代继续伴随孩子成长。一说到儿童歌曲,湖南岳阳的李小姐立即想到了《西游记》中李玲玉在女儿国唱的那首歌曲“是谁把你带到我身边,是那弯弯的月亮月亮”,而看过《西游记》的孩子谁又不能哼上一两句蒋大为唱的片尾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1990年,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将大人和小孩一起锁定在电视机前,《好人一生平安》既能安慰当时的大人也成了孩子成长中逐渐清晰明白的朴素道理。
而说到儿童歌曲,总会想到动画片主题歌。《铁臂阿童木》、《花仙子》、《蓝精灵》、《一休哥》、《咪咪找爸爸》这些80年代引进的经典动画片,90年代仍在电视台反复播放,“在海的那边山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从童年的记忆中淘出某几段这些随他们成长的动画歌曲。
如果说90年代初谭咏麟和张国荣之间被媒体炒得火热的一哥之争还更多的只是对濒临香港的广东地区的孩子造成影响力的话,那90年代初四大天王的逐渐形成则是影响全国青少年成长的事情。同时被引进和“北上”的港台歌星的成群,诸如王杰、姜育恒、张雨生、千百惠、“小虎队”、“红唇族”、陈百强、梅艳芳等,他们成为另一股凶猛的港台文化潮流席卷中华大地,每位被采访对象都会将这些歌星和他们的歌曲放在成长的记忆库中。李先生说那时其实能听到的港台歌曲很少,班上只要有一个人有了磁带,大家都会传抄,现在这个手抄歌词本还在,翻开来多是港台歌曲,还是他走了8里路到乡新华书店去买的。来自广东、吉林、湖南、浙江的几位1980-1984年出生的广外的大学生共同回忆,小虎队在他们读小学时特别火,郑智化的《水手》更是作为励志歌曲大家都互相传唱。
青少年疯狂的追星族现象一度成为90年代社会关注的焦点,褒贬不一,当时家长对此的担忧仍旧让人印象深刻。但相对于当时孩子成长受港台歌星歌曲影响的关注,现在的孩子痴迷日本卡通漫画及其主题歌也许更应该让人思考。天河某小学当班主任的陈老师告诉记者她曾经历的事情。学校举行卡拉OK比赛要先在班上选拔,她任教的二年级班(多是90年代初出生的)上多位孩子都拿当时流行的日本漫画比卡丘的主题歌参赛,整首歌曲全日文唱下来不说,到后来,在一个比卡丘迷在舞台上边日文边手舞足蹈的带动下,全班的孩子竟然不约而同地唱起“比卡丘”,而且都是异口同声的日文版,兴奋、整齐的劲头是陈老师所没有见过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唱的儿童歌曲呢?已经被孩子们在课外窜改得面目全非,就像他们改编课本里的诗歌一样,那些所谓的经典儿童歌曲已经成为他们调侃、开玩笑的对象。 本报记者 陈樱
链接
20世纪初:学堂乐歌《送别》
上世纪初,在废除科举制度办新学堂的背景下,新兴学堂开办了音乐课,主要是教唱学堂乐歌。我们所指的学堂乐歌,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的校园歌曲,其特点大致有选曲填词、文白兼用、以西洋模式为主的音乐风格。学堂乐歌从创始到现在已将近一百年,是我国音乐史上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音乐运动。
1903年,沈心工首先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等校实践,唱的第一首乐歌是《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此时的儿歌,主要是结合学校的生活,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沈心工对编写乐歌教科书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他以接近口语式的新词来编写乐歌教科书,传唱甚广的代表作还有《赛船》、《铁匠》、《竹马》、《春游》、《燕燕》。他作曲的《黄河》一歌更是成为学堂乐歌的代表作。而至今最广为人知、仍被时时唱起的,则无过于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仅有十句唱词的《送别》被传唱了近一个世纪。此外,他还有《春游曲》、《忆儿时》等学堂乐歌,但李叔同并非只写缠绵悱恻的歌谣,更有如黄遵宪填词的《军歌》这样雄壮的歌曲。中国现代流行歌的鼻祖之一黎锦晖创作了《小小画家》、《特别快车》等学堂歌曲。此外,《工农兵联合起来》、《两只老虎》、《夕会歌》、《放学歌》等名曲也尽人皆知。
当时,儿童歌曲的推动者和创作者,常常是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物。沈心工是中国“学堂乐歌之父”,李叔同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歌曲,黎锦晖也创作了不少乐歌,丰子恺更是学堂乐歌一个强大的推手。别小看这些校园歌曲,它们甚至流传到青年和成人那里,终成一个时代的最强音。